2002年3月的一天,喜歡看足球的丈夫對夏利青說:“再過兩個月,世界杯足球賽就要在韓國開賽了,你不如把店改成‘足球明星專賣店’!”夏利青想,那就試試看吧!由於對足球不甚了解,她便把丈夫的球迷表弟請過來幫忙,迅速購進一批與貝克漢姆、馬拉多納、巴喬和羅納爾多等足球明星相關的流行精品。沒想到,她的生意立即有了很大轉機!尤其是2002年5月底世界杯足球賽開幕後,店裏每天都顧客盈門!
“足球明星專賣店”紅火了半年多後,隨著“神舟”五號的飛天,全世界都記住了一個中國人的名字——楊利偉。當時在北京,幾乎90%以上的青少年都把楊利偉當作自己最崇拜的“偶像”。於是,夏利青立即把“足球明星專賣店”改成了“航天英雄偶像精品店”,專門出售有關楊利偉和航天事業有關的各種商品。結果,她店裏的生意從2003年底開始又紅火了半年!
2005年4月底,風風火火的夏利青在廣州狀元坊開了她的第四家“偶像精品店”,從“超級女聲”一開賽,她就全程關注。不用說,夏利青又賺得盆滿缽滿!
“超級女聲”落幕幾個月後,夏利青各地的“偶像精品店”依然“高燒”不退。2005年10月,神舟六號飛天成功,夏利青再次將北京的店改售與航天英雄費俊龍和聶海勝相關的產品,再次大賺特賺。
2006年1月,夏利青在做年終盤點時,發現自己開的4家“偶像精品店”,在過去一年裏竟賺了將近50萬元,其中廣州的“筆迷店”和成都的“玉米店”銷售業績最高,分別賺了18萬元和15萬元!這讓她信心倍增。如今,夏利青的總資產已達到400萬元。她不僅在北京、成都和深圳各擁有一套房產,還在深圳成立了自己的“偶像精品公司”。
有人氣的地方,就有財富;有火爆的偶像,必有狂熱的追隨者。當人們把目光聚焦到明星和偶像身上為之狂熱地燒錢時,夏利青卻在追星族身上挖掘了一條新的財富渠道。
追星族是狂熱的,為了喜愛的明星,他們會傾囊購買與其相關的產品,這些明星的經濟公司就是靠追星族賺取了大量財富。在追星族消費群這塊大蛋糕上,有能力、有眼光的創富者可不要錯過機會,明星得名我得利,這真是兩全齊美的事。
近幾年可以說是偶像輩出,李宇春憑“帥”有了自己的“玉米”,郭德綱借“侃”有了自己的“鋼絲”,甚至大學教授易中天靠品讀三國也有了大批擁躉,自稱“乙醚”。每一場選秀活動,都會成就一批大出風頭的“粉絲團”。
紮堆出現的電視選秀節目,以及日益龐大的“粉絲”群體,引起了精明商人的注意。在選秀節目熱播的同時,一些“職業粉絲”已然悄悄誕生。他們組建“粉絲團”,從單純的追星族變成了分工明確的職業運作團隊。
2005年“超級女聲”紅火時,王文發現了做“職業粉絲”這一商機。到今天,王文經營的粉絲公司已經有20多個員工,內設財務部、內聯部、采購部、公關部、策劃部等。王文說:“我隻需在網上發發帖子,招募一下粉絲、組織一下活動,一筆筆鈔票就輕鬆到手了。當然,我們在一個節目中隻會選擇一個明星作為服務對象,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招募職業粉絲,然後組織他們帶領真正的“粉絲”進行大型活動。對職業粉絲而言,舉橫幅和呐喊不過是一種形式,忠誠與否是無所謂的事,明星們演出後的利益分配才是他們關注的重心。”一位從讚助職業粉絲中得到過巨大回報的電子產品經銷商說:“讚助職業粉絲,你會得到極大的回報,而所付出的隻是你電視廣告費用的零頭,何樂而不為呢?”狂熱是一種衝動,衝動就會不計代價。衝動對於追星族來說,也許是“魔鬼”;而對於經營者來說,卻蘊藏著商機!隻要抓住這一點,就會贏得財富。
經商其實是一種實力與智力的較量,有實力固然好,沒有實力就應該利用自己的智力去搭建各種關係,提高自己的實力。利用名流吸引消費者就是個不錯的選擇。明星本身就是一塊大蛋糕,圍繞明星派生出的商機更是層出不窮。作為一名有誌創富的人,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大商機。
12.“騙”你沒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