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強大的促銷攻勢下,吉列的新老顧客紛紛叛離,投入了不鏽鋼刀片的懷抱。吉列的“超級藍光”碳鋼刀片銷售量急劇減少,市場份額降至吉列有史以來的最低點。
如今,40餘年過去了。在這期間,世界剃須刀片市場上龍爭虎鬥、幾經沉浮,雖然吉列已牢牢占據了市場的霸主地位,但那次大傷元氣的痛苦教訓仍是深刻的。
由此可見,任何一次失敗,對於一家公司都有可能是致命的。尤其對於普通創業者而言,也許一次失敗後就永遠爬不起來了。因此,樹立憂患意識與危機感,深謀遠慮,安而不忘危,是經商成功的重要條件。
世事難料,有時先苦後甜,有時先得意後失意。作為一名創富者一定要注意:麵對逆境,無畏無懼;麵對順境,居安思危。隻有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才能基業長青。記住吧:思危才可求安,慮退方能得進,懼亂然後保治,懼之自可求存。
14.危中奪機,化險為夷
“危機”兩字可以這樣理解:危,指危險;機,指機遇。就是說,危機中不盡是危險,也有機遇的種子。這就要看你是否獨具慧眼並能從中發現商機,能否多謀善斷並果斷抓住機遇了。很多人在危機到來之時就慌了,隻是被動接受,結果隻得吞下危機的惡果,這不僅是經商之忌,更是每個商人應該避開的雷區。
危機常在,而巧渡危機的智慧並不常在。一個優秀的商人不僅要能善於應對危機、化險為夷,更能在危機中尋求商機、趁“危”奪“機”。
古今中外能把危機變成商機的事例亦不在少數。南宋紹興十年七月的一天,杭州城最繁華的街市失火,火勢迅猛蔓延,數以萬計的房屋、商鋪置於汪洋火海之中,頃刻之間化為廢墟。一位裴姓富商苦心經營了大半生的幾間當鋪和珠寶店,也恰在那條鬧市中。火勢越來越猛,他大半輩子的心血眼看將毀於一旦,但是他並沒有讓夥計和奴仆衝進火海,舍命搶救珠寶財物,而是不慌不忙地指揮他們迅速撤離,一副聽天由命的神態,令眾人大惑不解。然後,他又不動聲色地派人從長江沿岸平價購回大量木材、毛竹、磚瓦、石灰等建築用材。當這些材料像小山一樣堆起來的時候,裴姓商人又歸於沉寂,整天品茶飲酒、逍遙自在,好像失火壓根兒與他毫無關係。大火燒了數十日之後被撲滅了,但是曾經車水馬龍的杭州,大半個城已是牆倒房塌、一片狼藉。不幾日朝廷頒旨:重建杭州城,凡經營銷售建築用材者一律免稅。於是杭州城內一時大興土木,建築用材供不應求、價格陡漲。裴姓商人趁機拋售建材,獲利巨大,其數額遠遠大於被火災焚毀的財產。這足一個久遠的特例,然而其中蘊含的經營智慧卻亙古不變。
其實世界卜.任何危機中都蘊育著商機,且危機愈重商機愈大,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商業真經。近年來,瘋牛病和口蹄疫攪得世界肉類消費驚恐不安,市場出現了巨大的“真空”地帶,中國商人自然悟出了其中的商機。我國農業部不失時機地對外宣布:中國沒有瘋牛病。有著肉類經營10多年經驗的中牧大華安肉類有限公司,將目標瞄準了牛肉消耗量大的中東阿拉伯諸國。與此同時,北京的肉牛也傳出喜訊:其“乘牛之危”尋機出口,目前已擴展到以色列、荷蘭等多個國家。
美國一位經營肉類食品老板,在報紙上看到這麼一則毫不起眼的消息:墨西哥發生了類似瘟疫的流行病。他立即想到墨西哥瘟疫一旦流行起來,一定會傳到美國來,而與墨西哥相鄰的美國兩個州是美國肉食品的主要供應基地。如果發生瘟疫,肉類食品供應必然緊張,肉價定會飛漲。於是他先派人去墨兩哥探得實情後,立即調集大量資金購買大批菜牛和生豬飼養起來。不久,墨兩哥的瘟疫果然傳到美國的這兩個州,肉價立即飛漲。時機成熟了,他趁機大量出售菜牛和肉豬,淨賺數百萬美元。
美國有個有很奇怪的企業家,他專門收購瀕臨破產的企業。而這些企業一到他手中,往往能起死回生,變得生機勃勃。這名企業家叫保羅·密道爾。有人問他為什麼愛買一些失敗的企業來經營?他回答說:“別人經營失敗了,接過來就容易找到它失敗的原因,隻要把缺點改過來,自然就會賺錢。這比自己從頭幹起來省力得多。”由此可見,企業危機也未必不是幸事,換個角度它就是個良機。這也告訴我們:不僅要把商海中的良機當珍寶,也要把危機當成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