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人活泛(2)(1 / 3)

日本的竹山一夫就是一個空手賺錢的高手。他退休後,想找些事情幹,但又沒有本錢。經過多方考察,他決定辦一個“企業講習班”,目標訂在那砦能出大價錢來學習的人。他在東京銀座借了教室,自己儀用一張辦公桌和一部電話就成立了“東京企業研究所”。聘請的7個教師都是國內著名的教授或學有專長的知名人士,所招募的學生也都是大企業的管理人員或未來的經理和董事長。第一期開學隻有30名學生,所收的費用卻頗為可觀:每人每期學費為50萬日元。而每期隻有半個月時間。扣除房租、廣告費以及教授們的薪金,竹山一夫每個月可賺1000萬日元。然而這僅是小試牛刀,接踵而來的是學員越來越多,事先登記、排隊到上課要等上幾個月時間。由於著眼點極佳,退而不休的竹山一夫財運亨通,不花本錢而獲利甚豐,而且人們都以進他的企業研究所學習為榮,竹山成為企業界一個知名人物。

日本角榮建設公司董事長田式美也是一位赤手空拳闖天下的企業家。他曾專心思考“沒資金賺大錢”的生意,經過一段時間終於想出了一套“預約銷售”的方法。

這辦法很簡單。如有人要賣某處山坡的地上物時,他就找買主,同他接洽:“那座山上的木材約值100萬日元以上,主人現有意80萬出手。請你買下它,保證兩個月內可賺一成。超出一成利潤時,超出部分由我得;如賺不到一成時,我賠你一成的利潤。”等買好之後,角田便代其銷售,且往往能以相當於買價兩倍左右的價脫手。

對買主來說,兩個月就有一成利潤,比銀行存款利息要高得多,而且安全可靠,當然非常樂意。田式美雖然沒有本錢,但他有誠意,肯跑腿,結果無本賺千金,效益非常可觀。就是采用這種無本生利的辦法,田式美賺到了第一桶金,並經過10年的努力從一無所有變成了日本有名的建築企業家。

許多人對自己投資創業缺乏信心,主要就是認為自己沒有本錢。當然,無論經商也好,辦廠也好,都必須有一定的資金作為本錢。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沒有本錢就不能創業。多研究那些白手起家的富人,或許你從中能得到某些啟示。

4.變想法,讓腦子“多走些路”

很多人在創業中都找不到財富增長點,就是因為想法、做法與別人一樣,沒有新意,自然吸引不來顧客。這種習慣性、傳統性的思維模式,把我們帶進了一個找不到通道的迷宮。其實,不妨回頭去換一個角度和位置,換一種思維方式,甚至反過來從通常認為荒唐不可取的相反方向去尋找方法,或許會雲開霧散而獨享利潤。

人們總是從相近、相似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使自己落人俗套。當今墨守成規、邯鄲學步、模仿跟風的經營理念已無立足之地,成功的果實總是屬於思路多變、敢於創新、勇於開拓的人。

下麵我們來看一個打破常規思考路徑,獨辟蹊徑找出解決問題的例子:

日本川崎市有一家叫做“岡田屋”的百貨商店,在其他商店隻能勉強維持的時候,它卻長期保持生意興隆發達、業務不斷擴展、商店的銷售額和利潤年年增長的局麵。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家商店的老板在經營活動中善於觀察、動腦筋、想辦法,創造出許多與眾不同的經營策略和行銷戰術。

在商業零售中,常常有因零錢不足而找不開錢的問題。岡田屋百貨公司早在1961年就想出了一個辦法,既解決了零錢不足的問題,義招來了顧客。這個辦法就是在百貨公司門口營業廳的收款台設立一個個“抽獎處”,顧客每支付一日元就可獲得一次抽獎的機會。這使得顧客購物時往往要求不用找零,而用零錢抽獎。這種別出心裁的手法既滿足了顧客用小錢獲大獎的投機心理,義為商店增加了一筆收入,關鍵還在於顧客都樂於到這裏來“購物”和“碰運氣”。

這是一個別出心裁的創富路徑,也是一種智力創富,表明每一個成功者都不應貪便宜,而應讓自己的腦子“多走些路”。

農夫山泉利用科學權威推出“天然水”就是一個成功的典型案例。由於我國生活飲用水存在著管網和二次供水輸送過程的汙染問題,城市居民對於包裝飲用水的需求年年增長。調查顯示:中國瓶裝水總銷售雖在2005年已達到29億升,躍居亞洲第二。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隨著需求的擴大,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瓜分國內飲用水市場三巨頭之間的競爭早已經拉開序幕。為了壯大實力,娃哈哈和樂百氏均已和法國達能合資,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孤軍獨戰的農夫山泉來說是不利的。

就在這個時候,海南養生堂有限公司突然宣布,經實驗證明純淨水對健康無益。本著為消費者健康負責的態度,農夫山泉決定從此以後不再生產一瓶純淨水。

養生堂是根據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博士後白海波主持的“水與生命”的實驗結果,單方麵向媒體宣布自己決定的。因為他們在實驗中已經得出結論,在對動物、植物和細胞所做的一係列實驗研究表明:天然水中含有的鉀、鈉、鈣、鎂等成分對維持生命的正常生長極為重要,而純淨水與之相比有著顯著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