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量大,眼光才能遠,做到了胸懷大局,才能考慮到問題的方方麵麵。
在商場上,有胸懷很重要。古語說:“將軍額頭能跑馬,宰相肚裏能撐船。”不能客人,人會敬而遠之;不能容事,要麼自增煩惱,要麼增加矛盾。
一顆不能承受傷害的心是脆弱的,一顆不能寬容異己的心是狂暴的,隻能損人不利己。蕭伯納說:“雖然整個社會都建立在互不相讓的基礎上,可良好的關係卻是建築在寬容互諒的基礎上。”
肚量對一個創富者來說十分重要,它不僅是一個致富者必要的品德,也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生存智慧。隻有肚量大,才能有足夠的心力去承受創富路上的重負與得失。
最後送正在創富路上的人們一副對聯:
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何所不容!
1.隻有寬容才能出眾
古人雲: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中可撐船。一個人氣量有多大,他的事業就能做多大。也就是說:一個人心裏能容多少事,他就能攝取多少財富。大凡胸懷大誌、目光高遠的仁人誌士,無不大度為懷,置區區小利於不顧;相反,鼠肚雞腸、競小爭微片言隻語也耿耿於懷的人,沒有一個成為有出息的人。做大事者就要有容人之量,這樣才會有人與你共事、為你效勞,你的事業才能不斷發展壯大。
那麼,什麼是寬容呢?孔子的學生子貢曾問孔子:“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呢?”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孔子所說的“恕”,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寬容。寬容就是寬厚地對待與容納他人的思想與行為,是人類社會關係中經常體現的一種給人更多尊重、理解、自由、權益、機會的一種待遇,也是富有愛心和理性的一種偉大的生活精神。說得通俗一點,寬容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時,能充分地理解他人、體諒他人,擁有寬闊的胸懷。特別是當別人做了對不起自己的事情時,要不計較個人利益的得失,寬容別人。
學會寬容,是成就事業的需要。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有恢宏的氣度,從古至今皆然。西漢末年,劉秀大敗王郎,攻入邯鄲,檢查前朝公文時發現大量奉承王郎、辱罵甚至謀劃誅殺劉秀的信件。可劉秀對此視而小見,不顧眾臣反對,全部付之一炬。他說:“如果追查,將會使許多人恐慌,甚至成為我們的死敵。而不計前嫌,可化敵為友,壯大自己的力量。”劉秀的寬容使自己成為眾單所歸,終成帝業。這個故事說的是帝王寬容的收獲。
能容忍別人的一次小過失,別人就會以他的一技之長來回報你。能消除對別人的恩怨,別人就會拚死命來報答你。這種回報和報答的心情是那樣的迫切,以至於隻要碰到機會,他就會一展身手;隻要有效力的場合,他就會拿出他的全部力量助你成事。
林肯在競選總統前夕一次參議院演說時,遭到一個參議員的羞辱。那參議員說:“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講之前,我希望你記住自己是個鞋匠的兒子。”
林肯不以為氣,反而真誠地說:“我非常感謝你使我記起了我的父親,他已經過世了,我一定記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總統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好。”於是,參議院陷入了一片沉默。
他轉過頭來對那個傲慢的議員說:“據我所知,我的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過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它。雖然我不是偉大的鞋匠,但我從小就跟我的父親學會了做鞋子的技術。”然後,他又對所有的參議員說:“對參議院的任何人都一樣,如果你們穿的那雙鞋是我父親做的,而他們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盡可能地幫忙。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說到這裏,所有的嘲笑都化作了真誠的掌聲。
有人批評林肯總統對待政敵的態度:“你為什麼試圖讓他們變成朋友呢?你應該想辦法打擊他們,消滅他們才對。”“我們難道不是在消滅政敵嗎?當我們成為朋友時,政敵就不存在了。”林肯總統溫和地說。這就是林肯總統消滅政敵的方法,即將敵人變成朋友,他也因此兩度被選為美國總統。
法國19世紀文學大師維克多·雨果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雨果的話雖然浪漫,但很有現實意義。信任他人、寬以待人、忘記仇恨,是成就事業者的一個特征。既往不咎的人,才可以放下沉重的心理包袱,大踏步地前進;才能與人和睦相處,從而贏得他人的友誼和信任、支持和幫助。
相傳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日晚上在禪院裏散步,突見牆角邊有一張椅子,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違犯寺規越牆出去遛達了。老禪師也不聲張,走到牆邊,在移開椅子,就地而蹲。少頃,果真有一小和尚翻牆,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隻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老禪師寬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寬容是一種無聲的教育。而這名弟子從此再也沒有違犯過寺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