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曲折而漫長,我們會遇見許多的挫折於困難,也會遇見許多的誤解與不快,這時我們就要學會寬容。人在禮會上生存,注定要和各種各樣的人交往,而人與人之間又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一個人的年齡、思想、性別、個性、喜好等等,決定了他(她)的修養、涵養和處世態度,因而不可能每個人都和你一樣,也不可能每個人都能了解、理解你。所以生活中不可能沒有誤解、矛盾及衝突,這時候我們要學會寬容。
學會寬容,是成就事業的需要。三國時那個在政治一卜頗不得誌的曹植,卻說出了一番富含哲理的話:“天稱其高者,以無不覆;地稱其廣者,以無不載;日月稱其明者,以無不照;汀海稱其大者,以無不容。”據《宋稗類鈔》記載:呂蒙正初入朝堂時,有一朝士指著他說:“這小子也參政?”呂蒙正裝作沒聽見,而與其同列的人卻幾次要追問那個人是誰。呂蒙正不允,說:“若知其姓名,怕以後不能忘記,所以還是不問的好。”後來呂蒙正終於成為北宋的宰相。
心有多寬,路有多長。脾氣大小過肚量。脾氣如山,肚量如水。山是死的,水是活的,再高大的山也能被水滲透。用肚量容人之過,讓其自己捫心自責,這種壓力比“以牙還牙”大得多。如果擁有這種做人境界,成功隻是人生的點綴,財富隻是人生的添頭。有這種大肚量,就算修成了正果,該享受神仙般的待遇了。
2.敢用比自己強的人
創富者敢邁出第一步,說明他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但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在事業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用到人才,這時就看創富者的肚量了。用不如自己的人,便於管理、指導,但成不了大事。要想成功創富,就要敢用比自己強的人,這如同跟高手過招一樣,不僅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更能提高自己的胸懷。
春秋戰國時,有位著名的軍事大師叫鬼穀子。此人排兵布陣、調兵遣將,如有神助。他有兩個得意的學生龐涓和孫臏,龐涓畢業後在魏國謀了個好差事,當了大將軍。後來小師弟孫臏投奔師兄,師兄發現師弟的能耐比自己還大,便心生妒忌,生怕師弟搶走了自己的飯碗,不但不重用,反而設計害他,剔去其膝蓋骨。後來孫臏設計逃到齊國,協助齊國大將軍田忌打敗魏兵,並殺了龐涓。龐涓因氣量狹隘,沒保住官還丟了小命,且落下個千古罵名。
“敢不敢用比自己強的人?”這恐怕是老板在用人時對自己最大的考驗,也是老板最容易犯的錯誤。“他都比我強了,那在其他員工眼裏,他是老板還是我是老板?”很多老板都這樣認為。其中“武大郎開店”——不允許夥計“高”過自己的心態一目了然。在這種心態的支配下,老板往往希望別人拿放大鏡來看他,而自己卻用顯微鏡來看別人。當比老板強的員工獲得各部門讚許和支持時,老板就會覺得他們是在樹立自己的威信而在動搖他的最高權力。於是乎,老板會有意無意地疏遠他們、壓製他們,從而嚴重的挫傷這些員工的積極性。
這種武大郎型心態說到底就是一種弱者的心態,外表的強硬正透露出內心的虛弱,反映出自信心的極大缺失。真正的強者願意接納桀驁不馴的部下,因為他有信心自己能夠控製局麵。這樣的老板關心的並不是別人對自己是否順從,而是自身是否有能力贏得別人真正的尊敬。更因為他看重的是人的才能,更關注企業發展的大計。一個小企業的老板錄用人員的標準是:能幹但不能精明,以免搶走公司的用戶另立門戶。後來他發現越來越不對勁:怎麼雇了這麼些庸才?老板如果不雇用一流的人才並促使他們作出一流的成就,那麼你的公司就會降至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的行列。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的墓碑上刻著:“一位知道選用比他本人能力更強的人來為他工作的人安息在這裏。”卡內基能成為鋼鐵大王,並非由於他本人有什麼了不起的能力,而在於他敢用比自己強的人,且能看到並發揮他們的長處。他曾說過:“把我的廠房、機器、資金全部拿走,隻要留下我的人,4年以後又是一個鋼鐵大王。”那些生怕下級比自己強,怕別人超過、威脅自己,並采取一切手段壓製別人、抬高自己的人,永遠不會成為有效的領導者。
用一流的人才才能造就一流的公司。其實,敢用比自己強的能人不僅是一個肚量問題,也是一個信心與能力的問題。
約翰·亞當斯是美國曆史上的第二位總統,為美國的獨立立下汗馬功勞。亞當斯在接替華盛頓就任總統時,美國正麵臨著與法國關係破裂的危險。到1797年底,兩國已處於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交戰前夕。亞當斯知道:要想打勝,必須有個得力的統帥指揮,但他認為自己並不具有軍事上的特別才能。思來想去,他認為華盛頓才是唯一能夠喚起美國軍魂、團結全美人民的統帥。最後,他下定決心請華盛頓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