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馬來西亞,每逢大的工程招標時,往往有多家企業競爭,結果卻總是貌不驚人的華僑企業中標,且是以極低的價格。讓那些財力雄厚、資金充實的英、美白人企業及精明過人的日本企業感到很迷茫,百思不得其解:“這些華人企業到底葫蘆裏在賣什麼藥?”醉翁之意不在酒也。華僑承包工程,並不指望從工程本身賺取多少利潤,而是利用工程施工另外開辟財源。當時的工程大都在荒山野嶺施工,條件艱苦,工人和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及娛樂都很不方便,於是精明的華僑變工人和附近居民為對象,開展服務經營活動。他們開辦各種價廉物美的的飯館、百貨店和娛樂場所,幾乎是能做什麼生意就做什麼,想到哪兒就做到哪兒,大大吸引了附近居民和施工工人前去消費,形成了完全為自己所控製的市場。這樣錢當然也就賺得多了,同時還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這種做法不顯山不露水,看似“吃虧”,其實卻是大賺了一筆。這可謂奇招,但也相當不易,不能說沒有風險,可目光深遠的華僑卻往往能出奇製勝。難怪那些白人企業家要“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華僑們認為:隻要是自己看準了一定能賺錢的生意,就該毫不猶豫地去做,開始時賠點錢沒什麼,人要高瞻遠矚、目光遠大,而不能鼠目寸光、急功近利。
吃虧是福,吃小虧占大便宜,但是吃虧也是有技巧的,會吃虧的人虧吃在明處,便宜得在暗處,這既是經商的智慧,更是與人交往的訣竅。與人交往的吃虧就是心理上的寬容忍讓,語言上的客觀平和,行動上的配合、協調。這樣就能贏得別人的同情、理解和支持,使自己占人氣、得人和,終身受益。
6.廣積善緣,和氣生財
人生的道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有的人路越走越寬,有的人則越走越窄,這是為什麼呢?主要原因就在於你懂不懂得“和氣生財”這幾個字的真正含義。經營生意就如同經營人生,並不總是刀光劍影,很多時候反倒是和氣生財。常言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說的也正是這個道理。
和氣生財是中國人信奉的生意經,指的是做生意必須廣積人緣、廣開財路,避免四處受敵,從而為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經商環境。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必須做到與人為善、笑臉迎人、以小損換大益、以小忍促大成。一方麵趨利避害,巧創商機;另一方麵以“知足常樂”為座右銘,以“假糊塗真聰明”為基本原則,變危機為契機,從長計議、細水長流,真正開辟和氣生財的生意局麵。
在美國的一個超級市場裏,有個中國婦人的攤位生意特別好,引起其他攤販的嫉妒,大家常有意無意地把垃圾掃到她的店門口。這個婦人本著和氣生財的道理,不予計較,反而把垃圾都清到自己的角落。旁邊賣菜的墨西哥婦人觀察她好幾天,忍不住問道:“大家都把垃圾掃到你這裏來,為什麼你不生氣?”中國婦人笑著回答:“在我們國家過年的時候,都會把垃圾往家裏掃,垃圾越多就代表會賺很多錢。現在每天都有人送錢到我的攤位上,我怎麼舍得拒絕?你看我的生意不足越來越好嗎?”從此以後,那些垃圾就不再出現了。
可以說,“和氣生財”足一句最古老的生意經。把待人和氣用於經商中,不僅可受到顧客的歡迎,改善商店與顧客的關係,提高商店信譽,還可促進成交、擴大銷售、增加贏利。從這個角度來說,和氣生財是一種不顯山不露水的生意經。
新加坡的“伊勢丹”商場是日本人經營的一家高級百貨公司。每天早上開門營業之時,售貨員夾道迎客,一麵微笑躬身,一麵用英文問候顧客:“早上好,歡迎光臨!”人們進入商場後,會在各個樓層的人口處都受到同樣熱情的接待。顧客走到櫃台前,售貨員立刻頷首行禮,微笑著說:“先生(女士)請問需要什麼東西?”她們不但主動介紹商品,並拿出來供顧客選擇。一位打算隻看不買的人,在持續熱情的微笑之下,不禁覺得不好意思,結果花6.5元新加坡幣買一件小紀念品。
幾天後,這位顧客路過小攤檔時也看見了這種小紀念品,但標價僅為4元坡幣。再仔細對比,發現與它在“伊勢丹”商場買東西的毫無區別,但價格卻低了許多,其他一些商品也是如此。然而,光顧“伊勢丹”的顧客們,特別是那些闊氣的先生、太太們,是絕對不會在小攤檔及小商店買東西的,也不可能作價格對比,隻要微笑和頷首使他們稱心如意,多花些錢他們也會心甘情願。
美國人喬·吉拉德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但直到35歲他仍窮困潦倒。後來朋友幫他介紹了一份汽車銷售員的工作。為了推銷汽車,吉拉德到處發名片,但效果並不好。有一次,吉拉德去參加一個葬禮,照例向所有人發名片,大約發出了250張。回到家裏,他躺在沙發上閉目養神,忽然想起自己以前在葬禮上發出的名片數量驚人的相似,都在250張左右。吉拉德由此得出結論:每個葬禮上的人數都在250人左右。也就是說:在一般情況下,一個人在一生中真正有影響的交往人數大約是250人,這就是著名的“超級二百五定律”。得出這個結論後,吉拉德又用它來總結自己的推銷工作:如果自己得罪了一位顧客,那麼失去的將是250個潛在客戶,一年內隻要有10名顧客對自己不滿意,就將影響到2500個人對自己的評價;反之亦然,如果自己獲得了一名顧客的好評,同時也就獲得了250名潛在的客戶。從此,吉拉德對每一個顧客都不敢稍有輕視,總是付出十二分的真誠和熱情。人緣好了,他的汽車自然就越賣越多。在以後的15年裏,吉拉德一共賣出了13001輛汽車,並創下了一年賣出1425輛的紀錄。這一紀錄已被收入《吉尼斯世界大全》,至今無人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