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肚量大(3)(3 / 3)

如果一個人隻知經營自己的事業,把同行全都當做真正的敵人來對待,那麼他的利益必然不會長久。香港漫畫家黃玉郎曾經紅極一時,但是他對競爭者殘酷無情,對身邊助手和旗下員工也不友好,以致當他炒股失手時,競爭對手和周圍的人或高價收購他的股權,或控告他賬目作假、抄襲他人作品、妨礙他人著作出版。結果,不但公司姓了別姓,別墅和轎車等也被政府沒收,人還被送進了監獄。世界同行都說:這是他過分注重自身利益,不顧他人的結果。所以說,同行之間不僅要競爭,更要合作。依靠對手的力量,將眼光放遠,舍小利而逐大利,才能獲得最大的利潤。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如果能夠與同行業的競爭對手精誠合作,就會彌補各自的不足,借“對手”之力達到雙贏的局麵。一代奇商胡雪岩就非常注重同行間的合作,他說:“同行不妒,什麼事都辦得成。”麵對競爭,靠的不是搞倒對手,而是依靠自己的實力,並強調質量和服務。還要明白:隻有永久的利益,沒有永久的對手,說不定什麼時候還會合作呢!隻有隨機應變、把握尺度,才能真正在商海中立於不敗之地。

8.越分享,越賺錢

有人說:一份痛苦找個人分擔,就變成了半份痛苦;一份快樂找個人分享,就變成了兩份快樂。分享可改變你的心情,也可給你帶來更多收益。

在創富過程中離不開別人的幫助,分享恰恰能激發出大家的潛力,對事業發展十分有益。

“周哈裏窗戶理論”指出:每個人的內在都像一扇窗,分成四個方塊。第一塊是自己看得到,別人也看得到的部分;第二塊是自己看得到,別人看不到的;第三塊是別人看得到,自己卻看不到的;第四塊是自己和別人都沒發現的。和人分享的時候,第二塊和第三塊會愈來愈小,第一塊會愈來愈大,因為你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別人也會把他看見的部分告訴你。不管是創業還是交友,好的點子、做事方法觀念,都是通過真誠分享獲得的,若光靠一個人絞盡腦汁,不是那麼容易突破好的。多分享多受益,希望每一個創富者都銘記在心。

台灣一期《商業周刊》中的一篇文章《分紅2.7億的海豚管理學》介紹了台灣本土餐飲界新霸主、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的“海豚管理學”,即一個十分有效的管理方法。說的是:戴勝益有一次坐在香港海洋公園劇場高高的看台上,欣賞海豚跳火圈,看著幾隻海豚一次又一次躍過燃燒中的火圈。每次海豚跳過火圈,馴獸師立刻喂給它一條魚作為獎勵。戴勝益發現:馴獸師的立即獎勵,是海豚願意往火圈裏跳的最大誘因。這一年,是戴勝益創辦王晶牛排館的前一年,他將從海豚跳火圈中領悟到的“實時獎勵、立即分享”道理運用於實踐,改變了王品集團的發展。

戴勝益開始創業時,跟大多數企業一樣采取分紅入股的方式,每年算一次分紅。但香港海洋公園的海豚表演,卻讓他悟到“立即”獎勵的重要性。所以1993年他成立王品牛排後,就采用每月分紅的做法。他自創的入股分紅的精神是:每開一家分店,店長、主廚以上的主管,包括區域經理、總公司協理、總經理、副董事長都依比率認股。因此,員工也是股東,門市一旦開始賺錢,所有出資者將依持股比率分紅。2001年,台灣出現30年來首度經濟負成長,不少餐廳關門、裁員。但這一年,王品集團卻在戴勝益每月分紅做法的帶動下快速發展起來。

無獨有偶,位於台灣省苗栗廣源科技園區的友旺科技公司成立時間雖然不長,規模也不大,知名度更不高。但是,在僅有的200名員工中,卻有20多位億萬富翁。

為什麼這樣一個小公司竟能在短時間內造就這麼多富豪?原因就在於總經理歐陽自坤具有“利潤分享”的觀念,采用“切蛋糕哲學”實現了“利潤分享”的“公平性”。公司內人人都可共享成功的幸福,由此產生了巨大的激勵作用,業績成倍增長。

歐陽自坤表示:他大學畢業之後曾在好幾家公司任職,但他發現這幾家公司的老板在財富增加之後,卻很少將利潤與員工分享。許多優秀的員工在失望之餘,紛紛離職。這些留不住員丁的公司,後來都倒閉了。歐陽自坤認為:這是老板“自肥”、“獨肥”,導致“財聚人散”的惡果。於是,他興起創業的念頭,同時決心將“利潤分享”的觀念付諸實現。而且公司取名“眾旺”(友旺的前身),意即希望眾人皆旺,“友旺”則是所有的朋友都旺。

歐陽自坤說:“所謂‘切蛋糕哲學’,就是對利潤的分享,員工如有意見或不滿意時,就由那個人負責切。不過切蛋糕的人,要最後才拿蛋糕。如此一來,就不會有不公平的情形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