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開始在全校範圍內“學論語,講修養”。從此,有目的、有計劃的“人文教育活動”從課內、課外、知識、環境、言教和身教等全方位和多渠道地在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校園展開。

1998年,根據當時的教育方針和學校定位,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明確提出培養目標是“三兼優一發展”,即優秀的初中畢業生,經過三年的高中教育,應當成為人格發展和身心發展兼優,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兼優,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兼優,個性得到健康發展的優秀高中畢業生。

對於人文及人文素質教育,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人是這樣認識的。

人文:是指與人類社會有直接關係的文化,一般把文學、曆史、哲學和藝術等統稱為人文學科。

人文素質:是指人所具有的文、史、哲及藝術等人文學科知識和由這些知識係統所反映出來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綜合體現,通常表現為人們所形成的價值觀、道德、氣節和思維方式等。

人文教育也稱人文素質教育,它應分為人文知識、人文精神和人文能力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讓學生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文、史、哲及藝術等人文領域的基本知識;熟悉中國曆代人文領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貢獻;了解世界人文領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貢獻,從而豐富人文知識。

第二個層次是讓學生在掌握人文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對人文知識的內化,以及對曆史和現實社會問題的答案的求索,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引起對人生和社會發展的理性思考,從而達到提升人文素質的目的。

第三個層次是在掌握人文知識的基礎上,學習運用人文知識分析曆史和現實社會的現象,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立場;學習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去解決問題;學習本著人文精神去為人處世,從而發展人文能力。

人文知識教育處在人文教育的第一個層次,是整個人文教育的基礎。因為任何人文學科,其本身既是一種知識體係,更是一種價值體係和倫理體係。隻有通過人文知識教育,使學生對這種知識有一種認同,才能把這種知識所體現的價值觀念等加以內化,內化了才能形成人文精神,內化了才能培養出人文能力。

教育是有民族性的,“教育體係是每個民族的民族意識、文化與傳統的最高表現。”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人文教育從宗旨、內容到途徑、方法等整個體係都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

以下是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幾項獨具特色的教育活動。

之一:旗前講話學《論語》

“博覽百家學識廣,精研儒道收益深”。通過宣講,學生的頭腦中輸入了傳統美德的精華,輸入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在“立誌”、“學習”、“修養”、“處事”等方麵,學生受到了啟發,得到了教益。此外,國外人文領域中的名人名作也對學生起到了熏陶作用。

之二: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學生獲得人文知識,一靠自學,二靠“外輸”。講座和宣講活動正是起“外輸”的作用,而人文知識的豐富主要靠自己學習,自學的途徑是讀書。語文教研組編印了本校學生《誦讀詩文集》,其中包括詩歌詞曲選部分、文選部分、名句選部分和必讀書目部分。學校要求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要熟背從《詩經》及後世詩歌中所挑選出來的175首詩(包括詞和曲),熟讀31篇優秀散文,學習和記憶126條名句的格言,閱讀40本中外名著。

之三:“習、熏、悟、化”,優化育人環境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人文教育采用“習、熏、悟、化”的傳統方法。

習,就是“學而時習之”,知行統一,養成良好道德習慣,加強道德修養。

熏,就是熏陶,就是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就是“潤物細無聲”。靠什麼來熏陶?要靠教師的人格以及人文環境。因此,學校在教師隊伍建設中著重抓師德建設,提出“正已、敬業、愛生”六字師德要求,確定“品德堪為學生的楷模,行為堪為學生的榜樣,學識堪為學生的師表”這樣的師德目標,力求以教師的高尚人格去影響學生。學校著力於建設一種高品位的人文環境,對學生施以人文熏陶。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校訓是“篤誌、博學、質樸、方正”(選自《漢書》和《管子》)。它既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精神,又賦予了新時代的內容。校訓鑲掛在操場司令台影壁上,讓全校師生天天看到、想到,指導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