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景山學校因教育改革而誕生,依教育改革而生存,隨教育改革而發展。作為一所專門進行城市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試驗的學校,景山學校從1960年建校至今一直進行教育教學改革試驗。特別是近二十年來,學校在“三個麵向”思想和“全麵發展打基礎,發展個性育人才”的辦學理念的指導下,在學製、課程、教材、教法、考試與評價、思想教育、課外教育和勞動教育以及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等方麵進行了一係列結構性綜合整體改革試驗和單項試驗,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和規律性的經驗,為基礎教育改革做出了一定貢獻。學校連續參加“六五”、“七五”、“八五”、“九五”期間的國家級、北京市級和東城區級課題試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正在進行“十五”期間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和北京市及東城區級課題的研究。

曆史的經驗和景山學校的教改實踐證明:教改是景山學校的特色,教改是景山學校幹部和教師的品格,教改是景山學校生命力之所在。

麵對新一輪課程改革,學校如何利用課改這一機遇使學生、教師、學校得到全麵地發展,是景山中學一直在考慮的問題。景山中學要用教改的成果證明自己在新的曆史時期的新發展,要抓住課改新機遇,全麵深化教育科研。

一、堅持繼承與創新原則

繼承和創新,是教育科研應堅持的原則。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前提下繼承,使教育科研具有堅實的基礎。

景山學校在長期的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一些規律性的經驗:

1.教育的出路在改革,改革的實踐靠科研,科研的主體是教師。

2.把教育科研、教改試驗和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進行“三位一體”的研究,是中小學教師開展教育科研的基礎方法與途徑。

3.確立了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教育教學為中心,以教改課題為載體,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辦學特色。

4.開展教育科研和進行教改實驗需要建立科學可行的、行之有效的製度來保證。包括常規的工作製度和課題管理製度。

實踐證明,景山學校的教改實踐和經驗都與新課改的理念是基本一致的,因此,新世紀景山學校的教改工作,就要發揚和繼承這些教改試驗的基本經驗,借鑒國外的先進教育理念和管理經驗,與時俱進、融合、創新。

二、以校本研究為基礎

課程改革需要課題研究做保障。校本課題研究是“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通過教育教學,提高教育教學”的研究,它特別關注老師之間的專業切磋和互相合作,以促進課改新理念的行為化。這種研究是從問題出發,從教師的需求出發,留心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並設法解決,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是教育教學研究和提高的過程。因此將教育教學中提出的問題與教改實踐和教科研三者有機整合起來,使三者相輔相成、“三位一體”是景山學校推進新課改的基本方法和途徑。

“十五”期間學校積極開展以課程教材改革和教學改革為重點的研究和探索,承擔了1項教育部重點課題,2項國家級課題子課題,2項北京市級課題和5項東城區級課題。此外有校級課題六大類73項。這些課題涵蓋了學校改革的各方麵,涉及德育、學製、課程設置、教材建設、教法與學法、評價和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的配置等,緊緊圍繞“全麵發展打基礎,發展個性育人才”的辦學方針展開。這些課題的研究是景山學校堅持和深化教育科研的基礎,確保學校的教育教學沿著科學的方向前進。

1.以德育課題研究為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