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咫尺千山隔(3)(3 / 3)

於飛燕便開始著手整編所投一眾軍士,其中最大的三支為就近山頭的烏氏,梁州幸存百姓自發組織的,由羅文靜領頭的羅家軍,還有就是齊放為我招來的暗中訓練的君氏暗人,人數唯有兩百多人,卻是這三支中受過正規訓練,且戰鬥力最強的,可以勉強算作古代的特種兵吧。

於飛燕便把所有軍士分為四股:烏八喜所率烏字軍,羅文靜的羅字軍,原來的燕子軍交由程東子率領,因赫雪狼極擅練軍,且羅字軍多為苦難流民所組,缺少正式訓練,便遣之隨二十幾個親信來到羅字軍日夜練兵。

於飛燕又觀羅字軍中有幾個會武的婦孺要為家人報仇,便挑出來交予烏八喜訓練,不想烏八喜索性請於飛燕準許她公然招募女兵。“當家的,”烏八喜這樣說道,“我親眼看到哥哥挑了幾個侍女送給潘正越做通房,本想順道套些軍情,不想第二日全都被抬著出來,身上沒有一塊好肉。”烏八喜眼中閃著陰冷的仇恨,“戰場之上隻有強弱之分,強者生,弱者辱,哪有男女之別。”於飛燕和我都同意了烏八喜的建議。珍珠想起被擄去的初畫,也同意了烏八喜的建議,於是燕子軍中出現了一支娘子軍。

燕子軍方來到汝州城內安頓,宋明磊的飛鴿傳書早已傳達到,計劃一切順利,潘正越之右翼已接受戰書正浩浩蕩蕩往此處殺來,其部因麾下蒼頭鐵角大力士而聞名,士皆身長八尺,臂力絕倫,妙於弓弦,並配有當時打造最精良的明光鎧甲,擅打前鋒,由潘正越手下能將尉誌所領,其鋒甚銳,於蟒川之地紮營,當日便給於飛燕下了戰書。這意味著燕子軍正式出山的第一仗乃是一場硬仗。

“兵之情主速,”於飛燕如是說道,“潘正越用兵重、狠、詭,我等若想贏之,要麼更甚於之,要麼避其鋒芒,出其不意,詭詐勝之。”“尉誌乃是外地人,不熟汝州地形,可引其至一險要之處,左右夾擊,先失之大意,耗其銳氣,挫其鋒芒,再狠擊之。”程東子靜靜地站在角落中說道。

然後大家便往險要之處想,最好的自然是桃花源穀,但誰也不願意暴露燕子軍的老巢。

“吾知曉汝州有一處絕地怪坡,下坡如逆水行舟,上坡如順風揚帆,”一直保持沉默的蘭生忽然發聲,“此處可為設疑兵之上選。”我想起來了,好像前世我曾讀過一本旅遊書籍,其中說過中國有幾處怪坡,以汝州為勝,此處確曾有下坡的汽車不用發動會慢慢往坡上爬的現象,而雨後水往高處流,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在這裏絲毫不起作用,後世稱為姐妹怪坡,原來竟離此不遠。

有專家說是“重力位移”,亦有科學家說這是“地磁現象”,也有人說這是“視覺差”,總之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於是留下了“如此奧妙誰造化”的懸念,更為怪坡蒙上了一幅神秘麵紗。

不想“問題老少年”赫雪狼立刻跳起來,灰眼閃著疑惑的光,“離此幾十裏,確有一坡,傳為積香寺中逃出的蛇妖所化,得名蛇妖坡,但因山林過密,唯有我等當地山中樵夫知曉,尊駕究竟何人,自稱是肅州人氏,如何詳知這隱蔽之所?”眾人斂聲屏息地盯著蘭生,而他的瞳孔忽地收縮起來,像是真的在苦苦思索一陣,然後愣愣道:“確實想不起來了。但我就是知道。”這個問題沒有得到答案,大家都有一絲泄氣,但是戰略最終被秘密定了下來。作戰會議結束後,我同問蘭生這個問題,“你裝得真像,是幽冥教那裏得來的訊息吧?”“非也。”蘭生隻是輕輕搖了搖頭,疑惑道:“實話告訴你,我來過汝州,來過桃花源穀,當初是我幫著教主為燕子軍尋得那桃花源穀以作小五義的退路,一並作神教的退路,不想神教在教主的指引下發揚光大,根本用不著退隱之地。後來燕子軍忽地銷聲匿跡,我便猜到教主將燕子軍藏到桃花源穀中,卻實不記得我自己來過或是差人來尋訪那蛇妖坡。”我來到屋中,林老頭早已等在那裏。他照例為我檢查身體,我便說起日間情形,林老頭卻似毫不驚訝,淡淡地冷笑一陣,“夫人九死一生,也是從鬼門關回來的,想是見過孟婆吧。”我渾身輕顫一下,快速看向林老頭。他的雙目沉如深海,滿是溝壑的臉上雖掛著笑,卻讓我感到害怕。他繼續說道:“他雖是一隻小鬼,卻是去鬼門關,可能不小心喝了一口孟婆湯,遺失些記憶吧。”那一夜,我的夢裏全是那萬年森冷的孟婆端著孟婆湯對我微笑的樣子。元慶三年秋分,燕子軍遣烏氏娘子軍前去挑戰尉誌,故意令娘子們以小弩發箭,驚慌欲逃,令尉誌以為燕子軍士兵不足,以女子充數,且裝備極差,便放心追擊。烏氏引尉誌大軍來至蛇妖坡,正中飛燕埋伏。據後世《大將軍策》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