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關於外資企業進入我國糧食流通領域的過渡期到2008年已經結束。也就是說,現在外資可以名正言順地在國內從事糧食的收購、銷售、儲存、運輸、加工、進出口等經營活動。
外資的進入,給一些國內糧食企業帶來了恐慌。一些人士也在擔憂,外資進入糧食流通領域後,將憑借其強勁的實力,通過兼並、收購、合作等方式主導國內糧食流通格局,擠壓國內糧食企業的生存空間,控製中國糧價,從而危及國內糧食安全。鑒於此,一些人建議政府以行政的方式繼續限製外資在糧食領域的活動。受此影響,據媒體報道,一些外資企業在申請糧食收購許可證的時候,已經遭到當地糧食主管部門的拒絕。原因是上頭通知,要求停止對外資企業發放許可證。
然而,在中國日益融入全球經濟的今天,各行各業基本上都有外資進入,我們為什麼對糧食業外資還抱著一種“欲迎還拒”的態度呢?糧食業的外資真的如“洪水猛獸”般可怕嗎?
(一)大豆市場“淪陷”禍起外資嗎
在反對外資進入中國糧食產業的理由中,中國大豆市場開放的所謂“教訓”,經常被放在首位。
一般的說法是這樣的:2001年中國對外開放大豆市場,外資企業不斷湧入國內,跨國巨頭開始染指中國大豆業。2004年,在遭遇國際投資基金的瘋狂打壓後,中國中小型大豆加工企業和本土榨油企業不堪承受負荷,紛紛宣布破產,被外資低價兼並。2008年,據美國農業部預計,中國全年將進口3550萬噸大豆,進口依存度將首次突破70%。中國90多家主要榨油企業中,64家已變成外資獨資或中外合資,外資控製了中國85%的實際加工總量。大豆定價權基本旁落。大豆市場的“教訓”曆曆在目,許多人認為糧食市場的全麵放開,也許會重蹈覆轍。
那麼真實情況如何呢?首先,大豆市場的“淪陷”是不是因為放開大豆市場造成的本身就值得商榷。
隨著中國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食用油、禽肉製品的攝入不斷增加,而大豆一方麵可以榨油,另一方麵壓榨後的豆粕又是重要的飼料原料,因此國內不斷增加的食用油、禽肉製品需求,使得中國大豆需求不斷增加,而國內大豆供給有限,因此大豆進口不斷增加。2008年大豆進口依存度估計突破70%,國內供給嚴重不足。
中國需要從國際市場進口大量的大豆,而國際上大豆貿易市場份額基本上被“ABCD”壟斷。“ABCD”這四個字母代表著四家擁有百年以上曆史的跨國糧商: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據說目前世界糧食交易量的80%都控製在這四大糧商手中,這四家公司在國際貿易中具有很強的定價能力。因此,隻要中國需要進口大豆,就需要和“ABCD”打交道,而國內糧食進出口企業沒有一家的實力可以和上述四家相提並論,強弱對話中,弱者自然難以占到便宜。
因此,即使中國不放開大豆市場,隻要中國需要進口大豆,那麼大豆的定價權仍然還是為跨國巨頭所控製。就像鐵礦石一樣,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買家,但是由於國內鋼鐵企業單個實力弱小,並且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協調一致行動的能力,導致國際鐵礦石的定價權仍然掌握在供方。因此,大豆定價權喪失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們大豆需求的對外依存度過高,同時缺乏在國際貿易中具有話語權的世界級企業。因放開大豆市場導致大豆定價權的旁落,僅是一種托詞。
中國大豆供給嚴重依賴國際市場,這是國內大豆市場受製於人的根本原因,但是中國的糧食整體上卻基本可以做到自給自足。糧食進出口僅占消費的5%,加上中國政府的限價政策,國際貿易無力嚴重影響到國內糧價。
在中國,政府一直采取相當保守的糧食安全政策,中央及地方糧食儲備規模龐大。根據有關研究統計,目前政府儲備加上民間儲備占年度消費比例估計在50%以上(國際上目前在18%的安全警戒線徘徊,這也是為什麼近年國際糧價暴漲,國內糧價尚顯安穩的根本原因),同時在這50%庫消比中,官方儲備又占了大多數。這種情況下,外資進來,怎麼可能像操控大豆一樣輕鬆操控中國糧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