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CPI連超3%警戒線,2007年7月份CPI剛剛創下10年新高,8月份數據便立刻刷新了7月份的數據,CPI同比上漲高達6.5%,升幅達到自1996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通貨膨脹正越來越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話題。又由於2007年CPI的上漲主要表現為食品及糧食類價格的上漲,而非食品類價格的漲幅不到1%,因此很多人將本輪CPI的上漲歸結於糧食價格的上漲。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表示,2007年下半年CPI的上漲幅度將取決於秋糧的收成。糧價一時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那麼糧價上漲真的導致通貨膨脹了嗎?造成目前糧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什麼?目前的糧價到底是高還是低?
我們考察了1994—2006年間的CPI與糧價數據發現:1994—2006年這13年中,糧價有7年在上漲,而在糧價上漲的7年中,CPI都無一例外地上漲;糧價持續下跌的6年中(1997—2002),CPI卻有三年是上漲的,並且在CPI隨之下跌的年份,其跌幅也是小於糧價的跌幅的。人們常說糧價是“百價之基”,由此觀之,這個說法也許在糧價上漲時更為貼切。當糧價上漲時,其他消費品價格普遍上漲,從而CPI無一例外上漲,這時候確實體現了其“百價之基”的“領袖風範”;然而當糧價下跌時,其他消費品價格卻往往並不隨之下跌。
這種“隨漲不隨跌”使得政府在調控糧價時,注意力的焦點往往放在糧價上漲上。因為糧價上漲的時候,社會上的物價也會跟風上漲,從而經濟麵臨通脹的壓力。社會的輿論導向也是關注糧價上漲遠遠多過關注糧價下跌。1997—2002年長達6年的下跌中,一些主要糧食品種價格跌幅在50%以上,媒體卻保持相對沉默。然而2003年10月底以及2006年11月糧價突然上漲,一時間糧食成為媒體競相報道的熱點。從政府到社會輿論的這種不對稱關注,使得糧價長期內“能屈不能伸”。糧價“跌時少人問,漲時天下驚”。即使是糧價正常的恢複性上漲,也由於媒體的盲目炒作,迫於輿論壓力,政府往往采取幹預措施,從而扭曲市場價格。
雖然2007年CPI上漲有糧價上漲的因素,但是1~7月糧價的上漲幅度僅為6.3%,CPI上漲幅度為3.5%,而2004年糧價上漲26.4%時,CPI也僅上漲3.9%。由此可見,目前的CPI上漲並不能簡單地歸結於糧價上漲。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2007年8月初曾表示,本輪糧價上漲屬於恢複性上漲。由於媒體熱炒CPI以及可能發生的通脹,迫於壓力,政府的宏觀調控現在是“一竿子打倒一船上的人”,對並不是“壞孩子”的糧價也照打不誤。因為統計數據直觀地告訴人們,糧價上漲構成了CPI上漲的主要因素。
雖然糧價上漲是構成CPI上漲的主要因素,但是也很難說是糧價上漲導致了通貨膨脹,即使由於糧價的上漲使得CPI的統計數據走高,我們也要追問是什麼因素導致了糧價的走高?一句話,糧價上漲是表象,不是原因,我們需要尋找真正的幕後推手。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糧價走高呢?
是糧食生產出現了問題嗎?非也。此前國內糧食生產可是創下了自1985年以來的首次連續3年增產(2004、2005、2006),2007年夏糧和早稻已經實現了自1985年以來的連續4年增產;至於秋糧的生產,國家有關部門表示,秋糧播種麵積有所擴大,農作物長勢良好。這樣下來,糧食生產很有可能實現自1985年以來的連續4年增產,因此,糧食生產方麵沒有任何問題。
是受全球高漲的糧價影響嗎?這也是官方對此次糧價上漲的一個解釋。我們認為有可能,但是其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國際之間糧價的相互影響是通過國際貿易來實現的,而中國糧食國際貿易量占國內年消費量的比重是很小的。2006年中國糧食進出口總量為969萬噸,僅占當年國內消費總量的1.9%,這樣小的比例顯然難以對國內糧價造成實質性的影響。我們比較一下國內外糧價就可說明這一問題。以2007年9月7日的收盤價計,美國芝加哥小麥價格同比上漲了96%,玉米價格同比上漲了41%,而國內鄭州強麥價格同比上漲了26%,大連玉米價格同比上漲15%,上漲幅度顯然不能與芝加哥相提並論。這表明國內糧價的波動受國際糧價波動的影響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