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中國糧食價格缺乏比較優勢是有原因的,因為中國的糧食生產是沒有比較優勢的。糧食是一種土地自然資源密集型產品,中國人均耕地麵積不到1.4畝,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中國的人均淡水資源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土地和水在中國都是稀缺的,以此為投入生產的產品,必然具有相對比較高的價格。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糧價大部分時期高於國際最根本的原因。因為相對而言,國外的土地和水沒有中國這麼稀缺。中國最不稀缺的是什麼?是勞動力。勞動力資源是我們的比較優勢,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統治世界的主要原因。實際上,真正從比較優勢考慮,放開糧食進出口限製,長期內中國最有可能的是進口而不是出口糧食,因為進口糧食,相當於進口耕地、淡水等中國相對稀缺資源。我們不能再以“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三的人口”沾沾自喜了,要知道,放棄比較優勢取得這樣的成績背後我們也付出了足夠大的代價!
因此,取消限製糧食出口政策,利用國際糧價高於國內的難得的機遇,疏導一下目前暫時的糧食供給壓力,避免糧價的大幅下滑才是明智之舉。無論是從事實上還是從理論上,中國的糧食價格在長期內根本不具有優勢,中國在長期內是不可能大量出口糧食的。這種短期內的優勢,若不加以及時利用,將轉瞬即逝。我們已經錯過了上半年國際糧價處於高峰期的最佳出口時機,但機會仍在,我們不能再錯過了。
(三)不可對最低收購價政策寄望過多
在糧價不斷下滑的情況下,大家卻把主要希望寄托在政府提高最低收購價上,希望政府出麵多收購糧食。不可否認,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肯定可以提高糧食市場價格,但是也有諸多弊端:其一,需要花費大量的財政資金。其二,對市場幹預過度,不利於自由收購市場的形成。2008年國家最低收購價收購小麥4184萬噸,約占當年小麥產量的40%。40%的小麥被政府托市收走難道還不夠嗎?難道非要政府將當年產的小麥大部分收走才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的本意是提供一個最低的價格保護,現在卻變相成為收購的絕對主力,其他市場主體隻有在一邊看的份,這無論如何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國家又包辦糧食收購,糧食流通的市場化改革勢必出現倒退。其三,最低收購價糧食如何處理?按最低收購價收到的糧食稱之為“臨時儲備糧”,所謂“臨時儲備糧”,就是說這部分糧食不在計劃儲備之列,在合適的時機是要全部拋向市場的。如果政府按市場價格來拋售,由於是“多”出的,勢必壓低糧價,如西西弗斯推巨石做無用功;如果高於市場價,那麼勢必有相當一部分“臨時儲備糧”不能賣出去,最終由名義上的“臨時儲備”變成實質上的長期儲備。就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實踐來看,後一種情況正成為現實。如果“臨時儲備”積壓過多,再加上保管不善,更容易造成浪費。等到糧食積壓嚴重、倉容承受不了之時,才考慮到出口,到那時候很可能國內糧食已經失去價格優勢,想啟動出口也沒那麼容易了。
因此,最低收購價政策理應承擔也隻能承擔其應有的使命,寄望過多,非但無益,更見其害。
從保護農民利益的角度看,政策導向應該是限製進口、放開出口,我們的近鄰日本、韓國的糧食政策就是這樣的。低糧價難以保證糧食安全,糧食持續穩定增產的主動權在糧食生產者手中,如果不能保證農民獲得公平合理的種植收益,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受挫,糧食的持續穩定增產目標將難以實現。
有關專家認為在糧食曆史性大豐收、供給充裕的情況下,我們有必要調整糧食出口政策。宏觀調控政策應因時而變,保持靈活性。既然貨幣政策都可以打破年初中央經濟會議的“十年首次從緊”的精神,由加息轉為降息,那麼作為權宜之計的糧食出口限製政策及時改弦更張又有什麼顧慮呢?
(此部分完成於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