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糧價暴漲,國內糧價上漲勢頭近期也有加速的趨勢。對於國人消費支出中食品支出平均占33%以上的國家而言,糧價上漲給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困難,特別是對低收入群體的生活影響更大。2008年第一季度,發達國家糧價上漲幅度遠遠高於中國,但是由於發達國家恩格爾係數小,食品支出占居民消費比重較低,反映在CPI上就是高糧價並沒有對CPI造成多大壓力。比如,美國第一季度CPI為4.1%、加拿大為2%左右、歐元區國家為3.5%,均遠小於中國的8%。因此發達國家的居民消費結構相對能夠容忍較高的食品價格,而對於中國來說,糧價的上漲則給CPI構成了直接壓力,這也是政府高度重視糧價上漲的主要原因。
國際糧價上漲有著實實在在的短缺因素,也就是說糧食儲備不多了,供給出現了困難。根據美國農業部2008年4月9日最新發布的數據,2007/2008年度的世界小麥庫消比為18%,除掉中國,國際小麥的庫消比更低,為14%。也就是說,除掉中國之外的國際小麥庫存僅夠維持50天的消費,庫消比達到了曆史低點。2007/2008年度的世界大米庫消比也為18%,除掉中國因素,國際大米的庫消比下降更厲害,為13%,庫存僅夠維持47天的消費。這也是近期大米危機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在全球有近一半人口以大米為主食的情況下,脆弱的大米庫存足以導致一場糧食危機。
如果說國際糧價上漲的主導因素在於供給短缺,國內糧價上漲原因顯然並不在此,因為相比較於國際市場,中國的糧食供給還是相當充足的。據2008年4月27日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透露,目前中國政府、企業和農戶的全部儲糧有2.5億噸,而中國全年糧食消費量估計在5億噸左右,也就是說,國內糧食庫消比高達50%,遠遠高出國際水平。國家糧食局副局長曾麗瑛接受中央電視台采訪的時候也表示,國有糧企現有庫存可以滿足一年多的銷售。更早的時候,溫家寶總理在國內外公開場合表示,中國糧食庫存充足,中國不存在糧食供給不足的問題。國際上對中國的高糧食庫存表示認可,美國農業部2008年4月9日的報告預測中國2007/2008年度的小麥、大米、玉米的庫消比分別為39%、30%、20%,雖然低於國內的估計,但是仍然大大高出國際平均水平。
充足的庫存反映在價格上就是國內糧價的漲幅明顯低於國際漲幅。目前國內小麥和玉米的期貨價格均同比上漲約16%,大米現貨價格同比上漲約20%,而CBOT小麥、玉米期貨價格同比上漲約67%,糙米價格則上漲約100%。因此,與國際市場相比,國內糧價的上漲可以說是溫和的,並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合理的。
但是中國的情況比較特殊,那就是恩格爾係數較高,對糧價的上漲容忍度較低。糧價上漲容易讓人聯想起短缺、饑荒,畢竟我們告別象征糧食短缺的糧票年代,不過十餘年時間。在許多中老年人的記憶裏,饑餓是揮之不去的陰影。這部分人加上低收入群體對糧價的上漲格外敏感,糧價的持續上漲不但會直接加重居民的消費支出,同時在理性預期的支配下,也會誘發一定程度的搶購和囤積,加劇糧價上漲的壓力。抑製通貨膨脹,關鍵在於抑製通脹預期。當通脹預期成為普遍行為,一部分人將預期轉化為實際的行為,這時候通脹將會變得不可抑製。正是基於穩定消費者的通脹預期的考慮,政府在各種場合紛紛表示國內庫存充裕、供應充足,從而抑製非理性需求。
在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如果價格還在繼續上漲,那麼也還是會誘發消費者的搶購囤積行為。因為這時候的搶購囤積並不直接針對有可能出現的短缺,而是一種理性的通脹規避手段。因為在國內人民幣購買力江河日下的情況下,早點兌現購買力總比遲點兌現購買力要好。歸結到底,穩定糧價上漲預期,還得穩定糧食價格。
“穩”就是不能大幅波動或上漲,但可以小幅波動,緩慢上漲。因為糧價上漲其實是我們追求多年的目標,糧價上漲有助於解決“賣糧難”問題和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
但是在實際運作中,政府還是傾向於抑製糧價上漲的,因為糧價的上漲對CPI的上漲形成了直接的推動作用。政府又不能直接表達“抑製糧價”的願望,畢竟是有所顧忌的。因為在政府看來,糧價的漲跌與否直接關乎兩個弱勢群體的利益:作為糧食生產者的農民和廣大低收入糧食消費者。單純在糧價上做文章,必然會損害其中一方的利益。這可能是政府在糧價問題上態度模糊的主要原因。
難道就沒有在旗幟鮮明地反對糧價過快上漲的同時,保證不傷害或者少傷害農民利益的辦法嗎?筆者認為,隻要轉變觀念,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的。實際上,我們在討論糧價時,僅僅是一個籠統的提法,而沒有作一個清晰的區分。糧食價格可分為糧食生產價格和糧食消費價格。糧食生產價格簡單來說就是農民出售的原糧價格,糧食消費價格就是消費者從市場上購買的成品糧價格。前者直接關係農民的利益,後者才直接影響普通的糧食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