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調控的顯然是糧食消費價格的過快上漲,那麼做到穩定糧價的同時不傷農就演變成抑製消費價格快速上漲的同時,保持糧食生產價格的基本穩定。糧食由原糧轉化為成品糧,中間需要經過收購、儲存、貿易、加工、運輸、零售等諸多中間環節,如果能有效減少中間環節的費用,那麼在不壓低原糧價格即糧食生產價格的情況下,就可以降低糧食消費價格。
那麼中間環節費用還有多少泡沫可擠呢?
就中間的運輸物流環節而言,據國家發改委2007年8月《糧食現代物流發展規劃》透露:“目前我國糧食從產區到銷區的物流成本占糧食銷售價格的20%~30%,比發達國家高出一倍左右;東北地區的糧食運往南方銷區一般需要20天到30天,為發達國家同等運距所需時間的2倍以上。由於運輸方式落後,每年損失糧食800萬噸。”由於國內鐵路運力不足,鐵路運輸長期以來一直是“賣方市場”,從而催生了“請車費”、“車皮費”之類的不正當的額外費用,加大了糧食運輸的成本。可見我國的糧食物流運輸效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物流成本是糧食消費價格中除糧食生產價格成本之外最主要的成本,如果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那麼糧食消費價格上漲的壓力就可以明顯減輕。目前國內糧食消費價格同比上漲約20%,如果物流成本能降低一半,那麼價格也就僅上漲10%,幅度將會明顯小很多。
在糧價上漲時期,糧食中間貿易商往往能獲得超額利潤。一些貿易商傾向於通過囤積糧食、降低銷售進度來賺取糧價上漲帶來的超額利潤。如何打擊這種行為?簡單的行政命令顯然是不合適的,況且糧食中間貿易商數量龐大,行政部門也難以監管到位。可以采取市場化的手段,抽緊銀根,降低流動性,控製信用規模,加速銀行貸款回籠。當資金緊張之時,中間商即使想通過囤積延緩銷售進度來兌現漲價預期,也會由於缺乏資金麵的支持,使行動有所收斂。正如房地產宏觀調控一樣,當地產價格猛漲,房地產商捂盤惜賣時,抽緊銀根,必然會使房地產商麵臨資金壓力,為避免資金鏈斷裂,房地產商隻有加快銷售進度,盡快回籠資金。而這往往就意味著降價促銷,價格回落。
還有大家關注的最低收購價問題,其實也和穩定糧價密切相關,但是運用起來存在一定問題。2008年的最低收購價比去年提高10%,但是眾所周知,2008年的糧食生產成本比去年高出遠不止10%。如果最低收購價真正反映糧食生產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潤,那麼在2007年的基礎上提高10%顯然是不夠的。
最低收購價其實可以理解為政府所能容忍的最低糧食生產價格,低於這個價格政府有出手托市的義務,但是高出這個價格,政府的態度就是靈活的,也就是說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進行幹預。舉個例子。假設2008年新早稻上市的合理價格是95元/50千克,現在政府定的最低收購價是77元/50千克。如果下半年早稻真正的市場收購價是95元/50千克,這個價格由於已經比去年高出不少,並且也高出政府定的最低收購價不少,政府有可能認為這樣的價格偏高,從而出手進行調控。假設調控的結果是價格回落到85元/50千克,得到政府認可,畢竟價格還是高出政府所能容忍的最低收購價不少。但是85元/50千克的價格卻使農民的利益受損,因為表麵看收購價同比是提高了,但是由於成本同比大幅提高,收益反而下降。這種情況下,最低收購價不但未能保護農民利益,反而有可能成為損害農民利益的“指揮棒”。
因此,要使最低收購價真正反映當下的糧食生產成本,還有繼續提高的必要。但是這又在客觀上加劇了物價上漲的壓力。因此基於降低通脹的目標,長遠來看,切實降低糧食生產成本,從而降低糧食價格水平,才是不傷害農民利益的雙贏之舉。而糧食生產成本則與整體經濟形勢密切相關。目前糧食生產成本的高漲是經濟體流動性過剩的直接反映。20世紀90年代初的糧價暴漲,當時國內糧食供求並不緊張,真正的原因是在投資過熱和貨幣發行過多(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流動性泛濫)的雙重作用下,糧食生產成本大幅上升,貨幣的快速貶值推動了糧價的迅速上漲。此次糧價上漲,貨幣發行過多也難脫幹係。根據央行網站公開的統計數據,2008年3月份的M1存量是150867億元,一年前同期數據是127881億元,兩年前同期數據是106737億元,三年前同期數據是94743億元,四年前同期數據是85816億元,貨幣發行增長速度依次為10.4%、12.7%、19.8%、18.0%,目前在經濟體中活躍的M1幾乎是4年前的2倍,貨幣發行速度明顯快於GDP增長速度,出現通脹難以避免。
因此,政府穩定糧價需要更宏觀的視角,這樣才可以做到在穩定糧價的同時,農民的利益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
(此部分完成於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