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土封國 第七十三章 歸雲總督的無奈和為什麼(2 / 2)

怒火充分宣泄之後,吳為的語氣變得逐漸平靜,而最後一句話更是直指本心。三位親將全都低頭,秉公執法什麼都是假的,想要私仇公報才是真的。

既然桂起沒能脫困返回,八成已經死在亂軍混戰中。主帥陣亡,麾下殘兵敗將還能有臉逃回來?.....為什麼不跟著主帥‘英勇就義’在戰場上,不知道什麼叫做殉葬嗎?!

都是些貪生怕死的小人,不管有什麼逃跑的理由,反正你們一定要死......作為剩餘的三位四親將送給老四桂起的‘貢品’......活人獻祭,蒙昧時代最為可恥最不講道理的野蠻行為,即使文明萬萬年,人類心中的黑暗和歹毒依然存在。

春秋時吳王闔閭欺騙百姓殉葬女兒,封堵墓穴悶亡百姓白千人獻祭女兒;數千年後,為結冥婚殺人盜墓,殘害兒童掩埋地基不知哪裏的風俗。兩千年儒家除了賣狗血,根源上的腐爛恰恰是曾經上層建築優越的生活方式具體展現。

看到幾位心腹親將低頭認錯,吳為也不再繼續追究,錯誤已經犯下,殺人償命的事情想都別想,即使錯殺再多的士兵也一樣。這本來就是優越階級的生活方式,王子犯法終是不可能與庶民同罪,窮人以命抵命,貴族花錢買命。

吳為再次開口,聲音仿佛有股人生寂寥梟雄遲暮的蒼然悲切:“算啦......吳為能不能挺過眼前一劫尚是難說......兒孫自有將來福,或許,以後.....再也不會有需要我吳為瞎操心的機會。”

忽然的一陣冷風卷入軍帳,不僅吹散了吳為一向光潔整齊的霜白鬢角,也吹掉了吳為始終挺拔直立的身形。鬥誌已去,老人終是老人,吳為就好像蒼然間老去幾十歲,有如風中殘燭行將遲暮。

曾經多少年都沒有服過老的歸雲總督止不住眼淚縱橫,而三位親將也早就像跪在的小孩子哀泣出聲。吳為慘聲笑道:“收拾一下東西,你們走我留。嗬嗬,我已經老了,哪怕是騎著好馬,終究要死在鳳京這塊地上。

隻要吳家不亡,嗬嗬,他日總有骸骨重回歸雲故裏的機會。”說到吳家不亡時,吳為笑意更加慘淡,天下大亂在即,吳家內訌亂象已生,想不亡也難。

“總督,我們不走,我們要和你一起戰鬥。若勝,大家一起回去,吳家或許還有機會;若敗,不過是死在一起,生為主仆,死為主仆,來世繼續追隨總督。”

雖然隻有左良一人慷慨陳詞,說的卻是三位親將共同的心意,堅毅絕決的眼神中盡是刻骨的執著,即使抗命也要死在一起的無所畏懼。

吳為愛惜的長歎道:“好!你們都是吳家的好孩子,吳為的好臣子。可是,三人最多隻能留下一個,我需要至少兩人返回吳家傳信。我敢打賭後路已被慕容姒雪那隻奸詐的小狐狸截斷,回去送信的兩人一明一暗,無論誰走在前麵都是必死無疑。”

吳為的臉上浮現出一絲懊悔,羨慕和嫉妒皆有的恨聲說道:“都怪我,想到的有些晚,一心想著算計慕容嫣雪小狐狸,卻忘記了慕容世家狡詐的狐狸可不止一隻。

為什麼?為什麼慕容定雷那麼殘念的人能夠生出一窩聰明好像狐狸精的女兒?而我吳為那麼聰明的人,兒孫卻多是些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吃貨。

唯一聰明些的老二吳謀,隻不過是前往南宋帝國留學深造了幾年功夫,僅有的聰明都用到了詩詞作賦上麵,剩下的竟然全是迂腐!全是迂腐,啊啊啊!”吳為直想仰天長嘯,一解離恨....

吳為忽然覺得能夠死在鳳京道也不錯,至少以後再也不用為類似兒孫比不上慕容家女兒的事生氣糾結,頗有三國時代曹操‘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悵惘和無奈。

然後就是經過幾番爭執和討論,最終決定左良留下,陸雲先走,桂平隨後。吳家的未來全部壓在了陸雲和桂平身上,更確切的說是寄放在兩人手中,似是而非、略有區別的繼位遺命。

吳兵連午飯都來不急準備的積極備戰中........然而,直到日過中天都已經兩三點的時候,殷切等待的敵人才姍姍來遲,氣得吳為和左良跺著腳想罵娘:“不知道什麼是兵貴神速麼?騎兵竟然比步卒走得還慢。軍士們早就餓的腸胃一鼓三響,接下來的仗還怎麼打?!”

雖然早就料到此戰會輸,隻是想不到會輸的那麼幹淨。原本借助有利地形勉強提升到五五分的勝率,因為一頓飯的失誤跌落到不足三七開......八成是死定了!

***********

偶爾的大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