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萊蕪高新區現代工業發展研究(2 / 3)

藥物研發對生物技術的依賴越來越強,傳統製藥巨頭紛紛向生物製藥轉變。根據Datamonitor對2010年以後大型製藥公司收入增長的前瞻性分析顯示,其銷售業績增長的60%將來自於生物技術藥物,且該增長在接下來的數年內將被保持。羅氏公司在這一方麵轉變更快,美國的雅培公司、強生公司和惠氏公司等其他一些大型製藥公司,也紛紛以羅氏公司在生物技術藥物領域的戰略決策為借鑒,以期待在這一潛在市場分得一杯羹。

當前,高技術醫療設備產業已成為世界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僅大型設備每年的市場規模就達100多億元。目前,世界醫療器械市場主要在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而生產主要集中在美國、歐洲和日本。其中美國的醫療器械生產和消費都占到全球的40%左右。隨著人類基因組和蛋白組學的發展,以及致病關聯基因及療效預測標記物的不斷發現,個性化醫療和用藥將成為現實。從這個意義上講,未來的診斷服務和相關技術產品市場非常大,這一領域的爭奪戰將會愈演愈烈。隨著一些大型的醫療器械企業紛紛通過兼並整合優質資源,醫療診斷技術和服務正在成為投資和並購的熱點。

(七)食品飲料產業發展趨勢

近年來,我國食品飲料產業規模增速始終比GDP增速高出10個百分點左右。“十一五”期間,食品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接近20%,食品飲料產業的穩定增長主要受益於剛性需求。我國糧食價格長期以來被人為低估,隨著“工業反哺農業”時代的到來,糧食價格將會逐步提升到正常價格水平,這必然帶動相關產業產值的相應擴大。據預測,到2015年,中國食品業市場預計將達9180億英鎊,美國的食品業市場將達到6750億英鎊。其中全球有機食品正以20%~30%的速度增長,而且發達國家近六成的缺口需從發展中國家進口,其中我國的有機食品出口額一直呈逐年增加的態勢,由此可見,有機食品未來的發展空間不容小覷。此外,隨著人類越來越注重“健康與保健”,對食品和飲料的“低糖、低鹽、低脂肪”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食品飲料行業必須重視這一需求趨勢。

(八)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趨勢

從世界範圍來看,近年來,紡織服裝業普遍存在生產過剩、行業利潤空間縮小的趨勢。特別是在低端市場上,隨著發達國家紡織服裝業持續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加入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大軍,致使國際競爭異常激烈。配額取消後,國際紡織品服裝市場的過度競爭很難避免。目前,中東歐、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憑借著更廉價勞動力和貼近主要消費市場的地緣優勢,已經對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構成了強大的競爭壓力。同時,國際買家越來越強的砍價能力、國際消費傾向的多變都使紡織服裝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呈現下降趨勢。

目前,我國紡織服裝產業正處於“從量到質”的轉變期,這一時期的產業特點是紡織服裝產品出口下降,同時進口快速增長,產品品質提高,開始向原創設計及自有品牌發展。成本價格低的優勢在這一階段已經不能主導產業的繼續發展。總之,中國紡織服裝產業麵臨著嚴峻的內外部挑戰,我國服裝產業在參與國際競爭的發展過程中正處於從資源競爭走向產銷競爭的發展過程中。同時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內需市場需求增長也開始減速,再加上紡織原材料價格波動明顯,國內外棉價倒掛問題凸顯,勞動力、能源等要素成本持續上漲,造成企業效益下滑。未來發展,必須注重品種和款式設計等消費需求,注重對紡織服裝品的功能、保健、環保及個性表現等方麵新標準的製定。

四、發展思路及目標

(一)發展思路

緊緊圍繞打造“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總體目標,以完善產業鏈和強化產業集聚為重要抓手,以“升級、轉型、整合、低碳”為著力點,不斷促進工業優化升級,加快構建現代工業體係。注重信息化與工業化相結合,全麵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速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科學合理配置要素資源,持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資源依賴向科技支撐,粗放增長向集約增長的轉變。

(二)發展目標

(1)工業規模發展目標。到2017年,高新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10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4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00億元。

(2)企業規模發展目標。到2017年,地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過300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00家,其中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10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40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過100億元的企業3家。

(3)主導產業發展目標。紡織服裝和食品飲料傳統產業基礎不斷鞏固,汽車及零部件、機械製造等優勢產業競爭力顯著增強,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優勢產業迅速發展壯大,逐漸成為支柱產業。

(4)可持續發展能力目標。資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全區生產總值能耗明顯下降,到2017年萬元GDP能耗降低到2噸標準煤以下;產業聚集度達到60%,園區工業用地畝均工業增加值超過200萬元,畝均利稅超過100萬元。

五、發展重點

按照產業科技含量與附加值高低,首先對萊蕪高新區現有產業進行分類。

在第Ⅰ象限,即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業,主要包括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和生物科技產業,這類產業往往會帶來新的產業革命,對創新要求極高,一旦創新成功會帶來高額利潤;在第Ⅱ象限,即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的產業,主要包括了製造業,如機械製造、汽車零部件和醫療器械產業,這類產業對創新要求高,但容易被模仿,利潤低;在第Ⅲ象限,即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的產業,主要包括食品飲料、低端紡織和低端服裝產業,這類產業多屬於生活必需品,對創新要求不高,且利潤較低;在第Ⅳ象限,即科技含量低、附加值高的產業,主要是指品牌服裝和高端紡織產業,這類產業雖然科技含量不高,但對創新要求高,可以通過打造高端品牌創造高附加值。

根據產業分類象限圖,按照“轉方式、調結構”、促進主導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規模化、傳統產業品牌化的總體要求,結合萊蕪高新區實際,自覺遵循工業發展一般規律,主動把握產業轉移總體趨勢,繼續優化基礎產業,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加快提升傳統產業,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不斷促進園區內企業衍生與成長,延長產業鏈條,減少生產成本,推動區域經濟增長。

(一)做大做強兩大優勢產業

1.發展思路

依托萊蕪市豐富的鋼鐵資源優勢,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推進傳統資源型產業向產業鏈高端發展,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加快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做大做強汽車及零部件製造業和機械製造業兩大產業,增強其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競爭的能力。

2.汽車及零部件製造業

以汽車整車、專用車生產為龍頭,以變速箱、車橋總成、輪胎等零部件生產為配套,盡快實現由零部件到汽車總成,由配套合作到整車生產的轉變。積極承接國際國內汽車產業轉移,引導企業參與零部件全球化采購,實施係統化開發、模塊化製造、集成化供貨。進一步提升集汽車製造與零部件生產、汽車貿易與服務、汽車倉儲與物流、汽車展覽於一體的汽車產業鏈競爭力。

(1)以完善的汽車生產資質為基礎,積極引導和聯合上汽集團等具有較強資本優勢、品牌優勢和市場優勢的大型企業,共同發展汽車整車生產。

(2)以山東潤通汽車部件項目為核心,以環球汽車零部件、豐潤機械、泰山煤機、山東礦機等企業為基礎,大力發展汽車車廂、底盤、穩定杆、控製臂等大型汽車配件,並向發動機缸體、高精密軸承、粉末冶金製品等“精密件”延伸。

(3)加快環球V6發動機總成項目、潤通汽車部件項目、年產變速箱10萬台的海納齒輪橋箱項目、汽車內飾項目、圭亞那中華國際貿易加工製造有限公司投資的汽車變速箱項目等投產運營。

(4)以現代玉成數控、勝嶽機械、科潤機械等企業為依托,著力整合萊蕪市塑機生產企業,大力發展數控精密機床、塑料機械,以及裝載機、挖掘機等工程機械產品。

(5)重點支持企業的重組、產品和技術的升級與突破,重點發展模具設計製造、數控機床及成套設備製造、控製係統及檢測儀器、醫療器械設備等。

(6)集中科研資源在產品設計與製造數字化軟件及集成化係統、模具設計製造技術、機械製造關鍵工藝與裝備技術等方麵進行攻關,實現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的突破及產業化,促進機械製造業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

(二)積極培育四大新興產業

1.發展思路

積極對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計劃,堅持國際化、規模化、專業化,按照“延伸鏈條、強化兩端、拓展領域、做大做強”要求,推進高端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打造高新技術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骨幹產業持續穩定增長、產業附加值不斷提升、新興領域實現突破”三大目標。

2.電子信息產業

通過發揮山東力創、朗進科技等已落戶企業作用,以生產帶動其前後端關聯產業發展;通過加強產業鏈招商,鼓勵引進一批上下遊企業圍繞現有龍頭企業進行配套,提高骨幹企業設計能力和本地配套水平,形成產業集群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