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國有企業的產業特質首先表現在其產業分布特征上,該章從兩方麵分析全球國有企業的產業分布特征:一是利用現有文獻對各國國有企業的分布行業進行了分類梳理,包括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中國家、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國家國有企業的產業分布特征;二是利用BvD數據庫提供的全球企業樣本數據,設計了國有企業產業分布偏好度指標,對近年(2005年左右)國有企業的產業分布特征進行分析。兩種分析得出了一個共同的結論:即國有企業在公用事業、電信、石油、鐵路、交通工具製造等自然壟斷性、戰略性及涉及國防工業的產業具有集中分布偏好。在分析中還可以看出發展中國家國有企業產業分布比發達國家來得更加寬泛。
第3章。研究國有企業與自然壟斷產業之間的內在關係。產業的自然壟斷性是決定國有企業分布的一個重要產業特質。自然壟斷產業的壟斷性、公共性、基礎性、規模性等多種特性,使國有企業成為政府在該產業領域提供公共產品或準公共產品、推動經濟增長和其他產業的發展、以所有權實現產業規製的常見手段。與此同時,國有化與民營化下的產業規製都是自然壟斷產業的可選擇的治理方式,兩種情形各有優劣,取決於不同現實條件下哪種方式對於自然壟斷產業的管理更有效。因此,自然壟斷產業完全可以民營化,但是:(1)民營化的前提是必須要有完善的政府規製體係;(2)我們並不能斷定民營化是自然壟斷產業的唯一出路,而今全球在探索第三條治理道路:“混合所有權下的強化規製”。
第4章。研究了國防產業內國有企業的存在及改革問題。在特殊階段下國有企業在推動國防產業發展,維護國家軍事安全,推進國家科技創新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對於國防產業的發展與國家安全的維護,國有企業並不是唯一的、有效的途徑。國防產業的民營化管理模式與國有化管理模式都有成功的案例,但隨著國防產業組織的演進,前者日益為世界各國所接受。本章分析了國防產業的演進對於國防產業國有化或是民營化經營管理機製選擇的影響、美國如何在國防產業民營化經營的機製下維護國家安全以及國防產業民營化的漸進性問題。
第5章。從“政府—國有企業—戰略產業—經濟增長”的關係角度,分析國有企業產業分布的戰略性特質。首先,通過經驗證據的比較說明國有企業能夠在特定階段、特定條件下促進經濟的發展,而不是世界銀行(1995)、吉爾法鬆等(T。Gylfason etc,2001)所片麵認為的國有企業不利於經濟增長。國有企業在經濟增長中可以起到投資機製與所有權式產業政策的作用。第二,具體分析了經濟發展中戰略產業以及國有企業在戰略產業發展中能起到的作用,並以典型國家鋼鐵、石油、銀行產業為案例進行了分析。第三,戰略產業的國有化經營也是有局限性的,當戰略產業國有化經營的成本大於其所能創造的效益時,該製度模式就會被淘汰,而會選擇其他模式,也以典型國家鋼鐵、石油、銀行產業私有化的過程為案例進行了分析。並總結出:(1)國有企業在戰略產業成長過程存在的生命周期現象;(2)重要戰略產業的私有化或民營化,還需輔之以外部監管措施,以非所有權的形式確保產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