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博弈思維——邏輯使人決策製勝(2)(3 / 3)

在知道對方策略的前提下,尋找一個合理的策略,而這個合理的策略,勢必要建立在一個牢固的基點之上,才能切實可行。這樣就達到了一個納什均衡。

《紅樓夢》裏麵形容四大家族“一榮俱榮,一損皆損”。這是因為這四個家族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之間有利益的合作,也有親緣關係,結成一個牢固的聯盟。那麼,如果兩個同時處在困境中的人,也有這種利益、親緣的雙重關係,他們合作起來就會更加容易,而且形成的合力也會更大,正所謂“二人同心,其利斷金”。要做到“同心”,僅合作是不夠的,還需要一種近乎親情的親緣關係。顯然,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為親緣關係不是能夠隨便形成的。《紅樓夢》中四大家族屬於合作性的博弈,牽一發動全身,都是相關的。他們彼此都知道其他人的策略,並且知道自己選擇和他們合作的策略。四大家族綿延一體,不會產生不知道對方策略的困境,每次選擇都是一個納什均衡。比如薛蟠打死人後賈府的庇護,賈家與薛家的選擇就成了一個納什均衡。

納什均衡猶如一盞明燈,使人們從種種困惑中找到解釋其中原因的線索。所以,對於我們來說,了解一些博弈論知識,學會運用博弈思維,是非常必要而有效的。

8博弈思維成就智慧人生

有生活就有博弈。在博弈中,有些時候對手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美國第34任總統艾森豪威爾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吃過晚飯後他跟家人一起玩紙牌,一連六盤,他拿到的都是最壞的牌。於是他變得不高興起來,嘴裏開始不停地埋怨。他的母親停了下來,對他說道:“如果你要繼續玩下去,就不要埋怨手中的牌怎麼樣。不管怎樣的牌發到手中,你都得拿著。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盡你所能,打好手裏的每一張牌,求得最好的結果。”

很多年過去了,艾森豪威爾始終記著母親的話。他按照母親的話去對待生活,以積極的態度迎接每一次挑戰,經過不懈的努力,最終成為美國總統。

2002年獲得奧斯卡大獎的影片《美麗心靈》,講述的是博弈論中納什均衡的創立者——約翰·納什的人生曆程。

在這部影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在普林斯頓大學裏,幾個男生正在酒吧裏商量著如何去追求一位漂亮女生。大家想了很多方法都覺得不是最理想的,而這時還在讀書的納什,開始運用他的“博弈論”思維,給男生們出主意:“如果你們幾個都去追求那個漂亮女生的話,那她一定會擺足架子,誰也不理睬。這個時候,你們再想追求其他的女生,難度也會加大,因為別人會認為你們把她們當成了‘次品’。”

幾個男生一聽,覺得納什說得很有道理,忙問他應該怎麼辦。納什說道:“你們應該首先去追求其他女生,那麼那個漂亮女生就會感到被孤立了,這時再去追她就容易得多。”納什的“博弈理論”說服了幾個男生,他們開始去追求漂亮女生周圍的女生,漂亮女生很快便形單影隻。不過這好像是納什故意安排的,因為他也看上了那個漂亮女生。結果很顯然,納什在博弈中獲勝,他成功追求到了漂亮女生。

運用博弈的思維,為自己贏得幸福,不僅僅是數學家和經濟學家才能做到,我們也同樣可以做到。在困境中,我們盡力作出明智的抉擇,實現資源的最佳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