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信息篇——信息是博弈成功的籌碼(2)(2 / 3)

司馬懿知道孟達準備反魏,便想到如果先上奏魏王,待魏王回複來回要一個月,那時早已無濟於事了,於是他來了個逆向選擇,日夜兼程,不到十日便趕到新城擒獲了孟達。

在這個回合中,司馬懿勝就勝在利用信息的不對稱而“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司馬懿利用逆向選擇贏了孟達,諸葛亮“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在西城,空城計的成功同樣歸功於諸葛亮的逆向選擇。

耳熟能詳的空城計可謂是把信息不對稱發揮到極致。在空城計這一回合中,司馬懿對諸葛亮的了解也就是孟達的水平。在他眼裏,諸葛亮是一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而這次諸葛亮偏不這樣,他來了個逆向選擇。隻見西城四個城門大開,不見一兵一卒。諸葛亮披鶴氅,戴綸巾,在城樓上,憑欄而坐,焚香操琴。結果,司馬懿恐有詐,撤退了。

在真實的生活中,信息相對不充分的一方也會作出有利於自己的選擇。比如說,經濟學大師阿克洛夫最早研究了二手車市場,他發現一輛即使是今天買了,明天就賣的車,價錢也會比原值低得多。買次品車的人對車的熟悉程度肯定不如車主,信息是嚴重不對稱的。他們的理性選擇就是認定所有的舊車都是次品車,隻願意出最低的價格。

信息不對稱的雙方都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彼此作出了不利於對方的選擇,結果可能導致了雙敗的局麵。經濟學的理論已經證明了合作是最優的,眾人拾柴火焰高,信息的不完全使我們失去了很多本來屬於我們的東西。

6沒有信息時善於等待時機

雖然信息對於博弈很重要,但沒有信息的情況也是常有的。有時時機不成熟,我們必須像獵人一樣耐心地潛伏著,等待獵物出現。

正如股神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1998年年會上所說:“我們已經有好幾個月沒找到值得一提的股票了。我們要等多久?我們要無限期地等。我們不會為了投資而投資。我們隻有在發現了誘人的對象的時候才會投資……我們沒有時間框架。如果我們的錢堆成山了,那就讓它堆成山吧。一旦我們發現了某些有意義的東西,我們會非常快地采取非常大的行動。但我們不會理會任何不合格的東西。如果無事可做,那就什麼也不做。”

在很多情況下,實力和地位與發展並不是正比關係,這時就需要有效地把自己的實力和意圖隱蔽起來,靜觀其變,等待機會。

善於等待機會,有時也是為了麻痹對手,使他驕傲輕敵,以為我們軟弱無能,然後趁其不備而出擊;有時也是為轉移對手的注意力,聲東擊西。所以,為了有效地打擊對手,首先要有效地隱蔽自己、保護自己,也就是要作出假象來迷惑敵人,讓他朝著我們希望的方向去行動。我們不急於出擊,而以恭維的言辭和豐厚的禮品示弱,使其驕傲,待其暴露缺點,有機可乘時,我們再全力出擊。

過分善良的人往往不懂得這一點,以為天下人都同自己一樣,結果,以善良待人,反被邪惡傷害,成了邪惡的犧牲品。即使不以打擊對方為目的,為了不遭對方打擊,也不應天真地將自己的一切暴露無遺,使自己毫無還手餘地。

北宋丁謂任宰相時期,把持朝政,不許同僚在退朝後單獨留下來向皇上奏事。隻有王曾非常乖順,從沒有違背他的意圖。

一天,王曾對丁謂說:“我沒有兒子,老來感覺孤苦,想要把親弟的一個兒子過繼來為我傳宗接代。我想當麵乞求皇上的恩澤,又不敢在退朝後留下來向皇上啟奏。”

丁謂說:“就按照你說的那樣去辦吧。”

王曾趁機單獨拜見皇上,迅速提交了一卷文書,同時揭發了丁謂的行為。丁謂剛起身走開幾步就非常後悔,但是已經晚了。沒過幾天,宋仁宗上朝,將丁謂貶到崖州。

王曾能實現揭發丁謂的目的,不能不歸於其善於等待機會之功。善於等待機會是事業成功和克敵製勝的關鍵。一個不懂得等待的人,即使能力再強、智商再高,也難戰勝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