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人際篇——進退自如的處世哲學(2)(1 / 3)

無論是借他人之力,還是借名人的聲望,這些“借”都能縮短自己的奮鬥時間,是典型的“搭便車”行為,而那些助我們成事的人便可稱為貴人。貴人可能是學識淵博者、德高望重者、有錢人,也可能是公司裏身居高位的人、令掌權人物崇敬的人,等等。在現實生活中,他們或者能夠為我們指點迷津,或者於關鍵時刻助我們一臂之力,總之,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提供給我們更多的便利和幫助。事實上,有很多人靠貴人的力量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這樣的名人故事並不少見。

美國老牌影星寇克·道格拉斯年輕時落魄潦倒,沒有人認為他有一天會成為明星。但是,有一次寇克搭火車時,與旁邊的一位女士攀談起來,沒想到這一聊,聊出了他人生的轉折點。沒過幾天,寇克被邀請到製片廠報到,從此開始了自己的影壇生涯。原來,這位女士是位知名製片人。

類似的事例不勝枚舉:如果沒有肯尼迪的相助,克林頓不會棄樂從政,並當上美國總統。如果沒有吉米·羅思的影響,安東尼·羅賓就不會成為世界上演講費最高的成功學大師。

種種事實表明,一個人要想迅速成就一番大事業,光靠自己一方麵的力量是不夠的。要善於為自己尋找一個貴人,借貴人之力成就自己。

所以,想要在廣闊天地中有所作為的人,必須充分意識到貴人的存在和重要作用。遇到貴人的時候,更要秉承一顆感恩之心,謙虛求教,誠懇求助。這樣就不會錯過貴人相助的大好機遇,並利用這一機遇創造人生的輝煌。

7莫做獨行客,學會借勢揚名

依據智豬博弈中小豬的經驗,如果自身的力量太單薄,勢力太弱小,這個時候就需要“借勢”,借他人的力量、金錢、智慧、名望甚至社會關係,用於擴充自己的關係,增強自身的能力。

孫子說:故善戰者,求之於勢。

聰明的人都懂得借勢的道理。如果你想盡快地成功,就必須有一個良好的載體,也就是說你想盡快地到達成功的目的地,就必須“借乘”一輛開向成功的快速列車。

一隻蝴蝶的平均壽命是1個月,如果它從南京飛到北京,需要6個月的時間,那怎麼才能夠實現這一願望呢?

答案很簡單,先飛到一列南京開往北京的列車上,利用列車這個載體,就能輕而易舉地做到。

如果自身的力量太單薄,勢力太弱小,在與人博弈的過程中無疑會處於劣勢地位。這個時候就需要“借勢”,就是借別人的力量、金錢、智慧、名望甚至社會關係,用於擴充自己的大腦,增強自身的能力,正所謂借他人之光照亮自己的前程。

那麼,我們可以借助哪些“勢力”為己所用呢?

1.良師之勢

一個人要成大業比登天還難,但是一個人如果能得到良師益友的鼎力相助而形成一個團結的集體,那麼要成大業就易如反掌。

2.朋友之勢

一個人在外打拚實在不易,如果能得到朋友的幫助,就如雪中送炭,如虎添翼,所以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實在是人生的大幸。一些來自天南海北的人常在初次交往後會發出這樣的驚歎:“嗨!這世界簡直太小了,繞幾個彎子,大家都成熟人了。”其中奧妙就在於此。

3.親戚之勢

俗話說:“是親三分近。”親戚之間大都是血緣或親緣關係,這種血濃於水的特定關係決定了彼此之間關係的親密性。這種親屬關係是提供精神、物質幫助的源頭,是一種能長期持續、永久性的關係。因此,人們都具有與親屬保持聯係的義務。平常與親戚保持密切聯係,在困難時期,親戚才會對你鼎力相助。

4.同學之勢

同學之間因為從小就接觸,彼此了解很深,而且學生時代的交往沒有功利色彩,所以同學友誼的含金量是最高的。對於我們來說,能有幾個已是成功人士的昔日同學,會方便很多。在北大、清華等高校,許多人花了大價錢參加諸如企業家班、金融家班等各種培訓。對他們而言,學知識是次,交朋友才是主。一些高校也從中找到了賣點,招生簡章上的廣告就是:擁有某某學校的同學資源,將是你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5.老鄉之勢

共同的人文背景、地理、位置、風俗習慣,使老鄉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於是,同鄉之間也就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關係。如果都是背井離鄉、外出謀生者,則同鄉之間必然會互相照應的。

中國的老鄉關係是很特殊的,也是一種很重要的人際關係。既然是同鄉,涉及某種實際利益的時候,則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自然會讓“圈子”內的人“近水樓台先得月”。也就是說,必須按照“資源共享”的原則,給予適當的“照顧”。

善用老鄉,你可以獲得很多有用的東西,與人博弈時的勝算也會多幾分。

當我們想成就一番事業而又勢單力薄的時候,不妨做“智豬”,借助上麵這些“大豬”的力量為成功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