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捕馬探路(3 / 3)

有了馬以後,勞動組的活兒就多了起來。馬棚的改造,飼料的準備都讓陸果忙的不可開交。這時候隻有一些枯草和竹葉,這種愛奔跑的動物不大喜歡這種單調的食物。

馬比圈裏的豬和兔子難伺候,倒是鹽水讓這群馬過的十分滋潤。民兵隊在二月開始騎著馬穿行於村邊各處,和更是天天騎著烏龜馬在梅河上下亂竄,偶爾還帶回些獵物。

陸蔥對和有些不服氣,和的那烏龜馬跑的比她的黑炭快!

不久以後,民兵在老虎灣附近發現了逃脫的馬,並且由於聽到村裏的馬的嘶叫,漸漸的順著老河道往下走。幾天後,族人都能看到對岸常常有馬從竹林裏鑽出來,一看到人就躲進去。

和還想抓住這些逃脫的東西,不過石路沒讓。現在養馬壓力很大,加上他還想跟著這群馬找到通往大荒原的近路,捕捉了就沒帶路的了。

今年馬群顯然來的比去年快,石路推斷一定有近道,隻是暫時未被發現。他對大荒原念念不忘,主要還是為了人口。

南方和華穀阻擋著一個大沼澤,至今沒有弄清這個沼澤有多大。而且南方的人看起來和大荒原的區別很大,融合的時候可能困難些。

而大荒原裏實際上應該有更多未知的氏族部落,語言和習慣和華族接近。在未來發展中,這些氏族會成為華族融合的首要目標。

種種因素分析下來,找到一條近路對於華族未來對人口的需求以及商貿的開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民兵要隨時注意這群馬的動向,一旦它們出了華穀,就要跟著上去。

到了二月中旬的時候,在一場大雪過後,對岸竹林裏的野馬果然開始往大峽穀外麵跑去,比去年早了很多。石路趕緊帶著三十個民兵追了出去。

野馬群順著河走出了華穀,往沼澤的東北岸走了去,這個方向是石路還沒有探索過的。走了十多裏以後,野馬群突然向北,轉向了猙獸山山腳消失。

石路趕緊打馬就追,走了十多裏終於發現蹤跡,這群馬沿著一個山坡往北走了。這個山坡不大,隻用了不到半個小時就走完。邊上有一條小溪從北邊的峽穀流出,沿著山坡北邊向東流去。

順著小溪進了峽穀,才發現這裏很窄,而且有些地段裏能夠看到被馬翻過的雪。雪裏有些從峽穀邊上的樹中掉下來的葉子和果實。能明顯的看到,這些冬天掉落的果子就成了馬的食物。

走了一段,石路發現這個峽穀實際上也是漸漸的往上。一天多的時間,慢悠悠的走完了這個峽穀以後,到了一個山間小盆地,這個盆地和邊上的山連起來很像是一朵荷花的花心。

花心的中間是個不大的沼澤,這會兒都已經被凍住了。沼澤中流出的水向北的山中延伸了出去,到另一個峽穀中。野馬群在這個荷花盆地中呆了兩天,就向著北邊那峽穀奔了去。

當民兵們沿著峽穀往北走的時候,發現這裏越往北坡度就越大。兩邊都是高大的山,山上還不時的落下些冰塊,砸的森林裏隨時傳出陣陣響聲。

整整跑了三天,整個峽穀才越來越寬,地勢也逐漸平緩,第四天跟著馬群繞過了北邊的一座山以後,看到了水麵——居然到了大荒原的星星湖!繼續往西十裏,石路就見到了當初翻越猙獸山時的起點。

離開大荒原的時間雖然不長,但經曆的事兒也多,讓石路感慨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