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年以後,族人們又進入忙碌的階段。馬群新的過冬地點已經被找到,在梅河盆地的西邊叢林裏。和的任務就是盡量的捕捉,今年要讓民兵隊和護衛隊都配上馬。陸果和薛繼續在忙碌的準備材料,春天就要進行大規模的建設 。
整個一月和二月,石路都沒有和去年一樣冒著嚴寒外出,成天就在村裏活動,指導木匠和薛製作新的工具。以前開荒用的石器過於落後,效率低下,播種時甚至就用石矛戳一個洞,除草的時候大部分是用手。
現在有了更好的加工方法,他就能改進工具。銅用來做農具顯得有些浪費,暫時鋤頭和鐮刀都用石器,隻不過刀刃部分都經過仔細打磨。
犁也造了一些,暫時已經有少部分的地能深耕,大部分的由於樹根沒有清除,犁用不著,這也是去年沒有捉活著的牛的原因。竹子的加工也進入了一個成熟的階段,竹籃子,竹筐等物品能做的人越來越多。
為了以後建築和開荒的需要,石路讓他們加工了近千隻。仔細查看挖礦的過程後,他發現石頭製作的工具效率比較低,而且撬動不了堅硬的石頭。為了加快進度,隻好讓薛用青銅製作了一批新的工具,挖礦時才由護衛隊發給礦工。
看到運送礦石到山腳很費力,石路就製作了一些獨輪車。用鋸子把木材的橫切麵切下來,中間鑿個眼兒,就成了輪子。邊上用樹杈做個架子,雖然沒有軸承,用動物油脂也能潤滑。
二月下旬的時候,封凍的冰開始有些鬆動。石路把牛箭派到大荒原,帶著一百斤的鹽和兩千斤的魚幹,幾百張獸皮,換取去年約定好的人口,熊族在冬天能夠從別的氏族那換得更多人。
和在捉了兩百匹野馬後也帶著另一支隊伍,前往虎族取錫礦。石路指揮著剩下的人,準備開荒。今年需要耕種更多的土地,並且需要在開春前進行肥料的準備,雖然土地依然冰凍著,不過新開墾的土地將要被燒一遍,就不用擔心。
沿著通往溫泉的路兩邊,去年已經開荒了一部分,並且種上了小麥。今年石路打算把這塊土地全開墾出來。
梅林後麵是一些相對高些的丘陵,陸果帶著人把樹木砍了,然後連續的放火。十裏平原是開墾的主要地帶,一時間煙霧四起。
新的銅製作的工具大大的推進了墾荒的速度,加上部落成員們都很熟悉怎麼操作,隻要陸果盯著就行。挖礦的隊伍暫時也抽出來一部分支援開荒隊伍。
現在這些活兒已經不用石路親自去指揮。在眾人開荒的時候,他除了育秧苗以外就在為造船做準備。之前造成的模型已經改進了不少,不論是船艙還是舵,匠人們都學會了怎麼製作。
石路集中的計算一艘小船需要多少木板,中間的眼兒要怎麼鑿開,銅釘又要多少等等數據。現在就等河水開化,新船就開造然後下水。小船成功以後就造大船。
超過六百人的開荒隊伍的效率是驚人的。進入三月的時候,沿著通往桑葉泉的路邊坡地,開出了四百多畝,梅林後麵的丘陵也開了三百多畝。
華村北邊的十裏平原上,由於多的是竹子,效率更高,新增了六百畝耕地。去年種下的小麥已經隨著冰雪的融化開始複蘇,石路讓族人把積肥池裏的汙泥加上草木灰,給小麥施肥。
牛箭去了二十天以後才返回部落,比和慢了很多。這次由於換取的人相比上次要多,有三百人。雖然都是是壯年,沒有老少,隻是途中遇到的危險多,路上很慢。加上正在解凍,山間不時有雪崩,更拖慢了行程。
他帶給石路的消息是熊族在他們離開時也往大荒原東北方向去了,他們打算去尋找合適的狩獵場。整個冬天,熊族用陶器和食鹽換取了不少的東西和人口,弓箭的強勢也讓他們在大荒原中無人敢碰。
而就在牛箭到達前,角部落由於眼紅熊的物資,打破禁忌攻擊了熊族,結果被射死十多人。熊族也有八個人陣亡。
冬天容易交換的原因是缺少食物的部族很多,人口就成了負擔,如果能用人換來活命的東西,沒有人會拒絕。
這時候石路也想到獸皮或許是交換的好東西,下次一定多帶些。新增的三百人被安排剪頭洗身子和檢查。
現在人口已經快接近一千五,除了住房以外倒是沒有別的壓力。新來的暫時都會被安排進行搬運的工作,開荒時砍伐了不少的粗大的木材,建築也需要更多的石頭,燒製磚瓦更需要大量的搬運的人手。
和從虎族那裏回來後就準備春季狩獵的工作。今年狩獵的主要目的是抓獲一些野牛、鹿、山羊,肉倒是其次。
石路讓他帶著五十個民兵,陸果從勞動組抽調150人,共同組成狩獵隊。他們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畫出羚羊穀所在的丘陵地帶的詳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