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華部落的名聲傳開,外麵部族會越來越多的靠近華穀,這也會帶來一些交易活動。石路暫時不想把交易的區域規劃在城裏,而是在華坪。
好在現在附近部族還不多,不用忙著建設。實際上華穀所處的位置還是過於偏僻,其他部族生活的地方要到這的話,花費的時間很多,運輸也不便,這就是安全的代價。
華穀的夏天是濕熱的,保存魚和果子不太容易,他計劃在華洞邊上開鑿一個儲存冰塊的山洞,在天熱時可以解熱以及冷凍物品。
冰窖的建設倒是容易,就在神廟邊上的小山坡中開鑿,這裏以土為主,而且比城牆地基更容易開挖,幾天就完工。完成以後,陸果帶著幾個人去河裏把冰塊鑿下來,用獨輪車運回來儲存。
城的邊上,俘虜營和給新族人安排的暫時住所都得擴建和變動。防禦設施也得更新。養殖的場所現在顯得有些狹窄,特別是鹿和馬這類喜歡奔跑的動物,要有一個更廣闊的空間才有利於它們活動。
附近隻有城的西南方向不遠的丘陵能夠滿足這個條件,而且那裏剛好處於十裏平原和丘陵的交界地帶,方便在耕地的時候管理牲畜,收割之後也能把秸稈堆放在那一帶儲存起來。
等未來找到更適合的草場以後,夏天馬群和鹿群將被轉移到更高的地方放養,冬天可以送回這裏過冬。隻是暫時沒時間去找合適的草場,所以隻能把它們繼續關在狹窄的地方。
弄好新的規劃後,石路一股腦兒的把獸皮圖扔給陸果,讓他找一幫計算和文字基本過得去的人討論完善,順便也鍛煉他們。不然大大小小的事兒會把族長給累死。工具的供應也是經常出現問題。
大量的勞動消耗的石器依然讓工匠們忙的不可開交。平均每天都有上百件鋤頭需要更新,更多的需要修理。銅器的消耗也一下子增加了不少,由於薛忙著製作磚頭,興村那裏的人手又抽調了一大批前來支援城牆地基的建設,銅的供應就出現不足。
薛現在是騎著馬到處忙,一是要指揮製作磚頭的隊伍,二是要修理銅器,並且時不時的就要添加新的東西。幾千人中雖然隻有不到一千人手中有青銅工具,但是製作的麻煩也讓薛累的不行。
葉也更忙碌,每天都得在內務組,帶著人核算物資的調動情況。薛的繁忙,她管理起竹木作坊,木板和竹筐等運輸用具消耗巨大,讓她帶孩子的時間都少了,所以整個一月都是石路一邊帶孩子一邊設計新東西。桑由於負責全族的人手調動,同時作為石路的副手,她還得不停的到處巡視。
石路的身邊就隻有兩個孩子,以及雲和夢的陪伴,倒也不無聊。別人忙碌的時候,他除了在獸皮上刻刻畫畫就是回到廚房做一些好吃的,給兩個忙碌的女人補充營養。
當牆基工程快結束的時候,石路特地的帶著一組人在村子的北邊忙活。這裏將建一個常用的碼頭,加上一係列的倉庫。由於此處已經靠近河岸,他得親自參加建設,以便隨時做出改進,防止洪水。
城牆的位置離冬天的河麵最近有十米的距離,到了雨季,河水上漲時,水位會升高將近兩米,城牆離著河麵就隻有五米左右。北門將開在東北角,那裏就是碼頭的所在。碼頭的兩邊會用延伸的城牆擋住,使其成為一個單獨的空間。
造船的船塢也緊挨著碼頭,所以城牆就不用建的那麼高,更多的是建成河堤。萬一有人從河麵發動攻擊,城牆上的防禦設施就能阻擋,哪怕對方聰明的想出用火攻的方式,也會被隔離在牆外,想登陸南岸的話更會遭到弓箭的猛烈射擊。
石路忙的主要是確認具體的點,並且根據土質研究這裏的排水方案。城牆建成後,牆外到河岸的地方都會被鋪上石頭以及磚頭。為了開闊視野和防火,這裏的植被都會被除掉,替代的是一些大的木樁。
進入三月份時,河水漸漸解凍,勞作的重心將轉移到耕作上,城牆未完成的工程將在以後逐漸的完工,石路計劃是兩年到三年才建成。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實際上比起商朝建設土牆用十年,這算是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