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萬畝田園(1 / 2)

回到華村以後,耕種的季節又來臨了。

陸果加緊開墾,讓華部落的耕地增加到一萬五千畝以上,超出了石路對他的要求。到華氏三年為止,華部落已經開墾了五千五百多畝的土地。土地都是在村子的西邊和南邊,現在增加的新土地大部分在十裏平原,幾乎開墾了一半。

開墾的速度加快主要是因為現在種植組的技術已經逐步成熟,工具也在進步。牛耕還是用不上,畢竟新的土地原來都是竹林和森林,到處都是各種根,容易破壞犁頭。

根據保留的種子計算,今年能夠播種的地達到兩萬畝,這得益於去年的豐收。

觀察了一下開墾的進度以後,石路決定讓陸果繼續的開墾,隻要集中兩千人,半個月開墾五千畝不成問題。兩千人開墾、神馬穀挖礦幾百人、薛帶領的匠作組有五百人、軍隊和政務組裏處理其他事物的幾百人以外,石路還能從生產組和遊民中調集一千五百人進行播種。

播種是大事,幾次耕種下來,好多人依然不大熟悉,因此石路必須親自指揮。

和也帶著他的騎兵和步兵回來了。他念念不忘狩獵的事兒,每年動物遷徙時節他都要帶著人去狩獵。今年的成果是六十多頭鹿、四十多隻山羊和三十多頭牛,充實了族裏的養殖規模。

肉幹這種華部落最傳統的食物依然收獲了一萬斤,不過現在已經不是主食了。狩獵活動最大的收獲應該是獸皮,這東西現在族裏依然廣泛的使用,由於石路已經把生產的中心放在建設和農耕上,平時收獲的就不多,剛好是補充。

按照慣例,春耕之前石路還是讓巫舉行了一個盛大的祭祀儀式。

今年的祭祀儀式有一些特別,他讓巫同時為今年成年的孩子們舉行成人儀式,並且規定今後每年春耕祭祀時都要舉行這個事兒。成年以後表示可以正式的參加勞作,並且可以成家,享受更多的勞動分成。

讓族長最為高興的就是,今年這一批成年的孩子,基本上學會了文字以及計算,未來將成為族裏的中堅力量。長老們也為此高興,因為他們獲得了更多的合格的助手,在今年正式踏入成年行列的孩子中,大部分是長老們以及有一些手藝的人的徒弟。

以前定下的考核規則得到了嚴格的執行,隻要能力達到一定程度的就會分配到關鍵的位置,不合格的就隻能進入普通的群體中,待遇也就有差別。

祭祀完成以後,全族人就進入了轟轟烈烈的開荒耕種中,除了開采石頭和銅礦的俘虜們繼續自己的活兒以外,其他勞動力都被用在農業上。

開荒隊伍和耕種隊伍是主體,剩下的工匠隊伍、運輸隊伍以及內務的隊伍都在為這兩個主要的勞動隊伍提供後勤幫助,陸軍和警衛隊也同樣如此。

今年由於土地麵積的增加,加上水利設施的建成,石路可以開展大規模的種植。在十裏平原上,他安排了五千畝的水稻。盡管這時他擁有的稻子品種味道不如小麥,不過混合著其他糧食做餅或者煮粥還是很香,最主要是產量相對高。

今年以後可以進行優選種子,如果能夠找到一些別的品種的野生稻穀,說不定能改良,然後就能吃到真正的米飯。小麥打算種六千畝,不過也要等現在還未收割的冬小麥收割以後才能完成。

粟由於去年收獲的不算太多,相應的石路也有意的控製食用量,還有兩萬斤可以作為種子,他把這種作物都種在丘陵地帶,一共兩千畝,這是去年的經驗。

剩下的土地中,黃豆種了一千畝,這種作物的產量還不錯,而且能夠為馬以及其他的動物提供飼料,加上還在製作中的醬,用途挺多。

其餘的土地,就種了芋頭、南瓜和葫蘆白菜等蔬菜。白菜隻要不是冬天,隨時可以種植,而且到了秋天還能儲存一些作為冬天用。

雖說這個時空的白菜產量不算高,葉片也小,但卻是很好的補充。南瓜同樣如此,大部分的瓜個頭都不如石路見過的,但味道卻很好,也容易招來一些動物。

巫自己也得參加耕種,他的責任是把這幾年發現的有用的藥材都種一些。狩獵時的秘密武器烏頭現在已經能滿足族裏的需求了,隻是被嚴格管理著。薑和蒜也將被大量種植,山胡椒的一些小的植株也要被移栽到統一的丘陵地帶,這是很好的調味品。

由於紡織的重要,加上目前能用的也就苧麻,桑就負責起這種作物的種植。今年一開春,麻的長勢由於得到照料,十分喜人。桑就在原來的苧麻園的周圍擴建,采取扡插加播種的方式種了兩百畝。這種多年生作物的方便之處就是種下以後就隻需要施肥和除蟲,不需要和其他作物一樣每年都要翻地。

到了四月下旬的時候,耕種基本結束,陸果的墾荒隊也完成了任務,他所開出來的新土地也立即被種上了新的作物。隻有麥還沒有種完,這是因為還有五千畝的小麥正等待著收割,這個任務就是陸果的了。

石路從他手中接過墾荒隊,帶著他們前往錫礦村,他準備在那裏開墾一些土地,同時打理一下楓林。在那裏,將用種植園的模式,建設糖的基地和亞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