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煤礦建村(2 / 2)

這樣的路堅持不了多久,明年雨水來的時候就糟糕了。石路也不擔心這問題,隻要能在冬天使用就夠了,加固的問題明年解決。等開春後,族人就有足夠的時間開采石頭,然後填充進去。

陸果帶著熟練的隊伍進展很快,在路隻修到一半的時候他已經完成了碼頭和倉庫的建設。這時候路已經修到桃林,上麵的平台運輸就簡單許多。

石路讓他去盆地開建村子,這是陸果擅長的事情。至於路,隻要完成上坡的那一段,到了桃林就可以暫停下來。桃林通往小盆地的路段,現在隻需要把途中的樹木砍了,填平坑窪的地方就行。

這活兒就不需要族長大人親自指揮了,因此在路還未完工的時候,他就去盆地規劃礦點的建設。

石路先把露天的礦床探測了一遍,然後把整個礦圈了起來。除掉上麵的植被和薄薄的土層後,礦工就可以直接開挖了。

這裏的煤有個特點就是含水量太多,這是因為煤層處於山腳,加上雨水充沛造成的。石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特地在盆地裏清理出一大片場地,挖到的煤會先放在那裏,晾幹水分。

煤炭這東西如果放在外就不用太擔心淋濕,因為水分揮發的很快。於是他否定了陸果要求建設草棚的要求,如果有需要的話,明年再建也不遲。

至於冬天下雪會覆蓋在上麵,隻要經常掃雪就沒多大問題。石路倒是沒有否定陸果的另一個建議,那就是在挖煤的地方建起草棚。

這種草棚麵臨的難題就是冬天可能被雪壓垮,所以石路要求和銅礦那裏的一樣建造的結實些。挖煤的時候,礦工就能避開頭頂的雪,等挖完草棚下的礦之後,轉向另一個點繼續挖就是。

陸果建設村子的速度很快,不過他忽視了一個問題就是牲口棚。百裏村、南梅村和錫村本就是重要運輸線,石路布局時都安排好來往牲口的圈和給養。陸果由於匆忙,卻在這裏忘記了。

未來運煤的時候,牛馬是必不可少的。礦村裏就得有相應的設施,還得安排好飼養的人。這裏暫時就一個據點,牲口活動的範圍小,不像其他地方能夠分散開來。

陸果急忙在桃林邊上規劃了新的牲口棚,並且把防禦的設施弄得和華村差不多。

十月末的時候,經過近千人的趕工,所有建設都完成了。村子和錫村一樣,有著各種完備的設施。神廟和澡堂都不缺。

建成的屋子能夠容納五百人左右,石路決定把挖礦的活兒交給俘虜,再派一隊警衛隊看守就行,普通族人和遊民就負責運輸和照料牲口。

當所有工程完畢之後,石路立馬派了管理人員,並且命名為煤村。巫也按照慣例來舉行了一個建成後的祭祀,把圖騰旗掛在神廟上。

祭祀結束後,挖煤的俘虜也壓了過來。為了在下雪前就儲備下足夠的煤炭,石路命令他們立即開挖。

建設的隊伍也集中的挖了一天,一直到石路估算差不多能用一個月時才帶著他們回華村。

運輸隊也開始忙了起來,他們要在封凍前盡可能的運回更多的煤。畢竟冬天不論是燒炭還是運勢都很困難,而薛在那裏每天都喊炭沒了。

今後這個煤礦的主要管理就由桃長老負責,這樣除了石材和木材之外,她又多了一項任務。薛已經忙不過來,他都想把一些活兒交出去,專門的搞陶器和銅。

負責管理興村銅礦的華銅申請使用些煤炭,拿去煉製粗銅。這樣可以減輕他那裏製作木炭的壓力。他讓石路想想辦法怎麼用這些煤。

就這樣,本不想一下子就煉焦炭的石路不得不把神馬穀的炭窯改造成土法的煉焦爐。陸果認為不用這麼麻煩,幹脆就在煤村建就成。

隻是現在時間不夠,石路沒法在封凍前完成,所以還是繼續使用神馬穀的炭窯。至於這裏煉焦的事兒,也推到明年開春再說。

運回華村的煤也將利用原有的炭窯開始生產焦炭,供給薛煉銅用。雖然煉焦同樣需要一些燃料,不過就不像冶煉那樣需要的多。隻要能燃燒的東西,不論是柴草還是木工的下腳料都能用。

石路返回華村第二天,今年華穀的第一場雪就到來,比錫村的那場雪晚了好些日子。送錫礦和楓糖回來的運輸隊說那邊已經有積雪了,林草還在繼續的趕工,要把路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