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野驢迷蹤(3 / 3)

“看來當初在神馬穀發現鹽,純屬走運!”石路對雲說。不過可能這裏有驢所需的礦物,所以它們才不辭辛勞的跑到這裏。

隊伍繼續追蹤驢群。不過這次倒是走運,一直沒有跟丟,隻是找不到捕捉的機會。驢的數量也看的明白了,大概兩百多頭。一路上,這些家夥依然大聲的吼叫,不時地引來猙獸和狼群。

探險隊跟在後麵,還獵殺了一頭熊和一隻猙獸,算是額外的收獲。跟上驢轉悠了幾天後,隊伍終於從玉河高原的西邊群山中,踏入了熟悉的草甸。

驢到了草甸後,行進的速度也就慢下來,一邊走一邊享用青草。不過探險隊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奔波,物資消耗的差不多了。鹽快吃完,攜帶的幹饅頭也早沒了。幸好路途獵物還不少,所以才能維持到現在。

這時候,石路一直在琢磨怎麼抓獲這些免費勞動力。隊伍手頭幾乎沒有什麼工具,除了武器之外,繩子都很少。附近也找不到適合的材料現做。

弄死這些叫喚的動物很容易,毒箭和銅矛不少。不過要活捉的話,難度就大了。如果它們再進入山中,那糟糕的地形,根本不適合陷阱或者合圍。

隊伍隻能先跟著驢走走停停,隻要不驚動它們,不讓它們脫離視線就行。路途中,雲發現南玉山的山腳有一些長著灰溜溜的皮的動物,很像是老鼠。於是就建議石路捉幾隻看看。

這些動物到處打洞,皮毛的顏色和石頭以及枯草十分像,而且特別靈活。探險隊滿草地的亂翻,卻一無所獲。

“按照幾年前我們抓野豬的方法,我就不信抓不住這些大耗子。”石路叫過一個老隊員說道,他參加過石路捉野豬的曆程。

隊員們找到洞之後,火攻就開始了。於是,山腳上頓時冒起了不少的煙。不過這些動物顯然比野豬更善於打洞,在一個洞口點火扇風,周圍幾百米之內就到處冒煙。

這下,後洞就不能確認了。被煙嗆到的耗子們,指不定就從哪兒跑出來溜走。忙活了半天,也就抓獲一隻而已。

扒掉皮之後,石路吩咐烤了看看肉質如何。反正這玩意兒沒老鼠難看,也不可能有毒。烤熟後,味道果然鮮美多了,吃起來有一股清香的味兒。他估計,這是這玩意常年吃某種帶有香味的食物造成的,就如同桉油味兒的樹袋熊一樣。

“族長,這叫什麼?”一個隊員問石路。

石路答道:“山上的麼,就叫山鼠吧!”

這動物其實更接近兔子,比老鼠大一些。由於這是是生活在高處的動物,所以雲認為這皮做帽子比兔子皮好多了,不但保暖還很美觀。

既然是美味,探險隊們就不放過,人們繼續尋找到鼠洞,然後把四周圍住才點火。這樣子果然收獲不少,不過代價也比較大,一裏範圍內被翻了個遍。

石路很好奇這些家夥的地下洞穴係統,於是讓人找了一個洞,挖開看看到底有多少岔洞。

不一會兒,周圍的草皮就被翻的亂七八糟,猶如地下迷宮一樣的地下通道就被翻了出來。

這些勤勞的山鼠,還收藏了不少的東西。一些有顏色的石頭,各種野果和種子等都堆滿了微小的儲物間。

就在這些藏品中,石路發現了一種灰黑色的有棱角的草的種子,似乎很熟悉。仔細一看,原來是蕎麥的種子。“七八月份種植的東西,估計現在還不到生長的季節。”石路想道。

這倒是一種釀酒的好東西,味道也不差,而且更適合刀耕火種。不過石路已經不像發現麥的時候那也驚喜。

由於發現了這東西,石路命令探險隊繼續挖,一直到收集了將近一斤的種子才停了下來。他打算把這些東西帶到錫村和中梅河修橋的地方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