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珍午後服藥小憩,看著軍中大大小小的糧草,巡防,軍法,用度,等文書,雖然和他在朝堂上下處理政務要的少,但是每一件都是生死攸關的大事,不能不抓緊去辦,不由得說:“軍務真是不得了,不僅多而且處處都是關乎生死。政務出了差錯還有的挽回,這裏卻容不得半點疏忽。”
經過了五日的休息,徹軍已經恢複了些精神,全身心的把守營壘,再不敢像先前那樣驕橫張狂了,軍中頓時肅然有序,各司其職,在沒有人敢惹事,安分守己,日夜巡察不敢怠慢,再沒有人敢懈怠了。而在這天傍晚,聯軍才發兵來打。卻隻有少得可憐的一千多人,被徹軍輕易的擊退了。
夜裏石珍派出自己的親信,假扮聯軍來偷營,在發現徹軍夜裏崗哨林立,巡營的士兵比往常多了一倍不止,故意被他們之後,假裝心生膽怯也就作罷了。第二天石珍又宣揚此事,找來林榮為首的將軍、副將、參將、裨將、屯長等一百多人在中軍營前請他們喝酒,陳度,海冠,衛衡在一旁侍立,些他們殊死迎戰,整頓軍容有功。他們也都是畢恭畢敬,十分有禮節。
石珍說:“我聽說軍中雖然軍容大為改觀,也不再驕橫跋扈了,真是我軍的福祉,應當勉勵。但是還是有謠言。說是聰侯掛帥就不會有這兩場敗仗。是不是?”
各位將領頓時啞口無言。
石珍說:“不瞞各位,正是我兄弟二人的策略。就是要借這兩場敗仗來滅滅你們的傲氣,勝敗兵家常事,豈能因為這幾年我們未遭敗績,就驕橫起來,須知驕兵必敗。我們先前驕傲輕敵,以至於損兵折將,退到了這個鬼地方,可是我們戒驕戒躁之後,夜裏來劫寨的敵軍就不敢進犯了,不正是我們同心協力的結果嗎?所以,我們不僅要正視李從,郭布還要將我們自己也正視起來,孫子曰:先為不可勝,而後為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我們自己要將我們自己打造為一隻不可勝的大軍,這才是用兵之道。不可再像先前那樣,驕橫輕敵。石珍在此,謝過各位了。”
石珍一番慷慨激昂的說辭之後,深深的躬身施禮,將領們大為感動,紛紛還以君臣大禮。“我等必當馬革裹屍,以報主公與聰侯知遇之恩。”
石珍:“好,我已經派人將求援的書信送往中都,援軍不日就到。我等隻需死守半月,就能反敗為勝,再次打敗李從!”
打敗李從,主公英明——
打敗李從,主公英明——
不僅這些將領們紛紛高聲呼喊,連軍中的將士們也如此叫喊,士氣如虹。
就此,徹軍上下眾誌成城,把守營壘,抵禦聯軍進攻,等候援軍到來。
休整五日過後,第六日,李從命令聯軍各部輪番進攻,但是在徹軍強弓硬弩的壓製下,根本無法靠近營壘,即使攻了上去,也會被徹軍殺死在營壘前,越過營壘也會被徹軍結成的陣勢圍住,全部殺死。一連過了七八天,除了幾千具屍體,什麼也沒有得到,反觀徹軍在營壘和團結一心的防禦之下,反而傷亡很微弱,傷亡不到一千人。李從下令,將撥給薛觀的中軍調回來,投入強攻。
全軍上下無不對李從的做法抱怨,但是有再多的怨言也卻隻能腹誹。執行李從的軍令。發起對徹軍營壘的輪番圍攻。可是一連三天的輪番進攻始終不能攻克,往往拚盡全力攻下了一道營壘,可是徹軍馬上有反攻奪回。而且林榮、花藝等人也率領雕翎甲騎從側翼迂回,使得進攻的聯軍兩麵受敵,全線潰退。
其他人還能心平氣和,李從卻大發雷霆,不斷的逼迫將士繼續攻擊。可是幾天下來,這般情況,還有誰會不顧一切的去送死。即使進攻,也是出兵不出力,聯軍進二十萬人竟然在這小小的三道營壘之前徘徊不進。而在駐守的薛觀也在盡力擬補破城那天的罪過,但是哪裏會有老百姓信任他,薛觀也無能為了,勉強維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