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沒有一個人曉得那預謀的私奔。寫好的兩封信已經被燒掉了。她的使女對誰也不敢吐露實情,生怕會因此丟了飯碗。神父、退職騎兵少尉、蓄胡子的土地丈量員以及娃娃驃騎兵知道原因,但都很謹慎。車夫傑廖希卡連喝醉了的時候也未曾漏出隻言片語。這樣一來,秘密依舊是秘密,雖然有半打以上的人參與其事。可是,瑪利亞·加夫裏洛夫娜不斷胡言亂語,自己倒出了全盤計劃。她的話雖顛三倒四,但寸步不離她的病床的母親也能從她的話裏頭聽明白一點:女兒拚死拚活地愛上了弗拉基米爾,這就是她重病的起因。她跟丈夫以及幾個鄰居商議,最後一致認定:瑪利亞·加夫裏洛夫娜和那小子是命中注定的,是命就逃不掉,不管他是窮是富;女人是跟男人結婚,不是跟金錢結婚,如此等等。每當我們難以想出為自己的理由辯解的時候,道德格言一類的東西就被吐露出來。
接下來,小姐的身體漸漸有所好轉。在加夫裏拉·加夫裏洛維奇家裏,卻再也見不到弗拉基米爾這個客人了。以前那種冷遇使他不敢再來。派了人去找他,向他宣布一個意外的喜訊:同意把瑪利亞嫁給他啦!可是,且看涅納拉多沃的兩位老地主將如何吃驚吧!招他做女婿,他竟然回報了一封半瘋不癲的信。信中宣稱,他的腳從此永遠不會跨進他們家的門檻,並請他們忘卻他這苦人兒,除非他死了,他才會取瑪利亞為妻。過了幾天,他們得知,弗拉基米爾參軍了,這是1812年的事。
加夫裏拉夫婦有好久都不敢把這消息告訴正在康複的瑪利亞。她也絕口不提弗拉基米爾。幾個月過去了,在鮑羅金諾戰役立功和受傷者的名單中,瑪利亞找到了他的名字。她暈倒過去,父母生怕她舊病複發。不過,謝天謝地!她醒來以後總算還是健健康康的。
另一個災殃從天而降:加夫裏拉·加夫裏洛維奇去世了。瑪利亞繼承了全部資產。但是,金錢不能平撫她悲痛的心,她真誠地分擔著可憐的普拉斯可維婭·彼得洛夫娜的悲慟,發誓跟母親永不分離。母女倆離開了涅納拉多沃這個令人觸景生情的地方,遷居到自己的另一處田莊××村去了。
求婚者一批批地踏入這位既溫柔又有錢的姑娘家裏,但她對誰也不給一點兒希望。她母親有時也勸她挑個朋友,瑪利亞·加夫裏洛夫娜聽了,總是搖搖頭,然後垂下頭去。弗拉基米爾已不在人世了:在法國人進攻前夕,他在莫斯科犧牲了。瑪亞利認為,對他的懷念是再聖潔不過的了。至少,她保存了能引起對他的回憶的一切東西:他讀過的書籍、他的繪畫、樂譜和為她抄錄的詩歌。她的鄉鄰知道了這一切,無一不為她的堅貞不貳驚歎不已,並且懷著好奇心等候一位英雄出場,但願他能夠戰勝這位處女那哀怨的貞節之心。
再後來,戰爭結束了。我們的隊伍從國外凱旋,人民歡迎他們。樂隊奏起了勝利的歌曲——《亨利四世萬歲!》和《若亢特》中的吉羅萊斯舞曲和詠歎調。出征時僅僅是十幾歲的小娃娃,經過戰火的洗禮,而今個個均已成了堂堂的男子漢,他們胸前掛著勳章勝利歸來了。士兵們快快活活地交談,不時夾雜幾句法國話和德國話。難忘的時刻!光榮和歡樂的時刻!聽到“祖國”這兩個字眼,每一顆俄羅斯人的心是怎樣地跳動啊!見麵時的眼淚是多麼甜蜜啊!萬眾一心,我們把全民的驕傲跟對皇上的愛戴合而為一。對於陛下,這又是怎樣的時刻呀!
俄國婦女們當時真是無與倫比。平素的冷漠一掃而光,她們欣喜欲狂,著實令人心醉。在歡迎勝利者的當口,她們縱聲大叫:烏啦!並把帽子扔到空中。
當年的軍官中有誰不承認俄國女人給了他最好、最珍貴的報酬呢?……在那光輝的日子裏,瑪利亞·加夫裏洛夫娜正跟母親住在××村,無緣目睹部隊凱旋的熱烈場麵。不過,在小縣城和鄉下,那種全民的歡騰的場麵或許還要熱烈。一個軍官隻要露露麵,對他來說,那就等於一次勝利的進軍,穿大禮服的情郎跟他一比,隻得甘拜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