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山兩虎(1)(2 / 2)

顧晨到葛覃鎮後發現葛覃鎮人浮於事,領導層勾心鬥角,副職與副職之間竭盡所能地演繹著“文人相輕”,關鍵時刻不但不補台反而互相拆台;中層幹部或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或者毫無原則見風使舵,跟著強勢領導走;其他幹部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他早想刹一刹葛覃鎮的歪風,然而想到孫揚敗走葛覃的前車之鑒,顧晨決定穩紮穩打——他先是深入群眾處處以當老百姓的代言人自稱;後又積極處理政務,遇事決不推諉,樹立自己在幹部群眾中的威信;然後提高鎮幹部津貼標準,籠絡幹部人心;再然後一麵關心鎮村幹部家庭生活狀況,一麵經常與班子成員和幹部談心,大打“親民牌”,並用這種方式一麵瓦解幹部內部因利益關係形成的小團體,一麵拉攏遊離於小團體外的其他幹部;最後才開始操刀握權,一麵在鎮財政的現金支取賬戶上監蓋個人私章,把關財權,一麵在使用幹部時力推自己信得過的人,掌控人事權。任東風正是在顧晨的全盤布局下被顧晨發現和任用的。在顧晨看來,任東風雖棱角過於分明,派不上大用處,但不卑不亢,還有些真才實學。為了試探任東風,顧晨曾有意識地找任東風閑聊過幾次,談話的內容皆涉及到南城區內個別鄉鎮的人事任免——當然這些人事任免都是過不了兩日就會出台的既定事實,然後他靜觀其變,而任東風皆能守口如瓶,並未因希望外人知道自己洞悉“高層動態”、想顯擺自己“深受領導信任”而向外透露半點。任東風的守口如瓶讓顧晨堅定了自己要使用他的決心,因此在任東風參加完換屆選舉後,區委決定調整各鄉鎮中層幹部時,顧晨力推任東風。

任東風也沒叫顧晨失望。自任東風當上葛覃鎮黨政辦公室主任以來,他比以前更加早來晚歸,把黨政辦公室的參謀協調和窗口紐帶作用發揮得恰到好處,葛覃鎮內部雖人際關係複雜眾口難調,然而上上下下對任東風卻多是讚許有加。

任東風樂此不疲地攢集著這些讚許,直到有一天他忽然發現,這些讚許裏無端地多出了許多誠惶誠恐來,再一探聽,原來是有人私下裏把葛覃鎮的人分作了三派,一派是“顧派”,一派是“彭派”,還有一派是得不到顧晨、彭昆垂青,打不進顧、彭兩派,沒有勢力可依靠的“冬瓜派”。任東風已莫名其妙地被人劃歸為了“顧派”。

任東風有些矛盾,他慶幸自己沒被別人劃入“冬瓜派”,但是被劃入“顧派”,他還是憤憤不平。盡管他佩服顧晨,盡管他把顧晨當作朋友,但他不願把自己卷入派係之中,也並不認為自己就是“顧派”的人。他憤然地想把那些夾雜著誠惶誠恐的讚許從自己攢集的所有讚許裏挑揀出來扔得遠遠的,遺憾的是白沙在涅,與之俱黑,他根本無法分清哪些讚許是誠惶誠恐的,哪些讚許是純白無瑕的,他隻能心有不甘地忍痛把所有的讚許統統埋掉,再為那些白白逝去的純潔的讚許唱唱挽歌。

任東風的挽歌並未起到什麼作用,他依然被人劃歸在“顧派”的行列裏。而顧晨與彭昆之間的爭鬥也日漸明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