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西涼投降(1 / 2)

王淵攻下平壤以後,並沒有再次發動進攻,而是叫來王和,取出一張晉候紙,洋洋灑灑的寫了一片勸降書,交給王和前往安定前線招降。

這幾日韓遂非常焦躁,王淵快馬突入西涼腹部,快速的占領幾座要害城市,雖然地方沒有淪陷,但這意味這場戰爭自己挽回的可能性不大了。

如今騎兵被阻隔在河西走廊之外,內部空虛,如果自己回援,前線的並州六萬步軍就可以順利的推入進來。兩麵夾擊之下,自己毫無勝算。

如果自己不回援,相信以王淵的能力,很快就能控製西涼腹地,失去根據地的自己,即便有二十萬大軍,又能如何?難道隻能退守西部幾郡?

韓遂也想過投降,但想想自己當年率領大軍偷襲王淵糧道,讓並州大軍損失慘重,又怕王淵不會放過自己,思索良久,擺在韓遂麵前的隻有兩條路。

要麼投降;要麼果斷放棄南部各郡,在王淵騎兵沒有有效控製局麵之前,快速的撤出前線戰場,與騎兵彙合,攻擊留守在姑臧的王淵騎兵,即便不能攻破,自己也能退守張掖、酒泉、敦煌等郡。

韓遂召集馬騰議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但馬騰不肯退守,道理很簡單,馬騰的根據地在安定、天水一帶,自己跟隨韓遂撤退,就意味著客居韓遂,還不如投降王淵。

韓遂也知道,沒有馬騰的幫助,即便自己退守張掖,也無法阻擋王淵的進攻。局麵進入了尷尬階段。

就在韓遂舉棋不定的時候,王淵的勸降信到了。於是韓遂叫來馬騰,想先看看王淵的想法。

“驃騎大將軍真的不計前嫌?”韓遂看完招降書問道。

“你可曾聽說大將軍有言而無信直說?大將軍之肚量,連鮮卑人都可以接納,為何要為難爾等?”王和興平氣和的說道。

馬騰接過招降書一看,隻見上麵寫到:“將軍苦戰多年,可知為何而戰?西涼之地戰亂欲十年之久,淵一路行來,百姓苦不堪言,心中甚痛。淵自黃巾起義以來,征戰四方,卻不能去了天下百姓之苦,固將軍之所優淵之更憂,將軍之所愁淵之更愁。將軍起兵西涼,淵知將軍乃迫不得已,固不責怪將軍。若將軍顧念百姓之苦,率眾而降。淵可不計前嫌,上表請二位將軍之功,加封韓遂為安眾將軍,加封馬騰為安夷將軍,望將軍慎重考慮。”

馬騰見王淵沒有絲毫怪罪之意,把自己反叛定為不忍天下百姓疾苦,並許以高官,不由心中一送,看向韓遂。

韓遂閉這雙眼,似乎在考慮這什麼。

這樣投降,韓遂的確不甘心,自己苦心經營數年的西涼,這樣白白拱手讓給這麼一個年輕人,讓韓遂非常不爽,但自己的確敗了,如同鐵桶一般的防禦,被王淵輕鬆擊穿。

韓遂不禁自問,自己為何而敗?自己與大漢王朝鬥了五六年。即便的大漢名將皇甫嵩,也奈何不了自己。董卓二十萬大軍,苦攻自己接近兩年,依然無法突破自己的防線,而王淵僅僅用了不到一月,甚至連一場正麵戰鬥都沒有打,七萬大軍就突入了自己的腹部。

這是為何?為何自己敗的這麼莫名其妙?思索良久,韓遂得到了自己的答案,自己是敗給了勇氣。自己沒有勇氣穿越大漠,所以想當然的認為,王淵也無法穿越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