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門之上的匾額早已不見了蹤跡,因此無法知曉此間道觀的具體名字,從一旁泥土之中掩埋的青灰色脊瓦來看,這間道觀少說已經荒廢了百十年之久。
道觀之內共有三座房屋,除去中間的那間大殿,和西側的廂房之外,還有一間位於道觀一角,是作為存儲雜物的倉房。
百年間的荒廢,使得三間房屋除去建築最為高大的中間大殿,其餘兩間皆是破敗不堪,八名死士將大殿之中的雜物清除,隨後各自離開,一是不敢打擾大小姐的休息,二是要警戒四周的風吹草動,以備不測。
餘長安站在大殿門口,駐足凝視,雖然山門前的匾額不在但殿門上的匾額尚在,隻是字跡已經不是很清楚,餘長安仔細辨認後,認出上麵寫的是“天元寶殿”四字。
對於道教,餘長安雖然不是多麼崇奉,但是卻絲毫不做排斥,畢竟若論淵源,他的大逍遙經乃是道門至寶,而齊道淩更是李老頭口中的道祖,接納了齊道淩遺留下近千年的一池大逍遙經活水之後,餘長安其實也算得上半個道門弟子,閑暇之餘,他查閱了許多有關道教的典籍,通過近半年時間參悟,可以說對道教的了解極為詳細。
眼前的大殿名為天元寶殿,那自然供奉的北極大帝天元聖帝,其實在天域王朝,滄瀾河以北的三州九郡,大多道觀都是供奉北極天元聖帝,哪怕潼湘郡與大東郡都是地處王朝西北,已是同樣如此,自古以來,就沒有單獨供奉西極大帝的說法。一般的小道觀,由於占地有限,資銀有限,所供奉的祖師塑像同樣有限,因此往往一間道觀之中,隻選一尊大帝作為鎮觀的主要門麵,隻有那些聞名一方,極為富裕的道場,才會建造一間恢宏寶殿同時供奉五極大帝。
村子裏雖然有一間十裏八村最大的土地廟,不過論規模,尚且還不及這裏的那間破敗廂房,王小哪裏有見過什麼道觀,他好奇的率先跑進了這間天元寶殿之中。
大殿門口,讓餘長安意想不到的是,那一對木刻楹聯竟然曆經百十年風雨,仍舊清晰可見,仔細看時,隻見上麵寫道:
順天心消浩劫保衛天下和平尚資神化
匡國運致昌盛黙佑百姓富裕共度庥光
餘長安自語道:
“想不到這一百年前的道觀竟然有如此豪邁的楹語,古人比之今人,不逞多讓。”
天元寶殿除去中門,兩側各有一側門,餘長安自左側側門邁左腳入殿,這是規矩,男行左邁左步而入,女則反之,切不可由中門徑直入殿,那樣視為對祖師不敬。
走入大殿之中,除去端坐神案的北方大帝,兩側天猷、黑煞二將具在,一個做端祥肅穆狀,一個做怒目嗬斥狀,隻不過神像雖在然而香案早已不在,餘長安走上前,拱手彎腰施了三禮,以表敬意。
在雨玲的服侍下,正在裏側房間休息的紫衫女子剛好看到這一幕,竟然有些意外,這種人也會拜神?
看到餘長安如此,站在他身旁的王小也是急忙有模有樣的學了起來,他感覺既然餘大哥都要參拜,那麼他就更應該如此了。
不知何時,張老員外走走到一旁,他向餘長安點頭示意,隨後說道:
“想不到餘少俠還信道,難得啊,現在許多年輕人除了信奉手中的刀劍和銀子剩下的通通都不信了,老夫先前見你自左門邁左腳入殿,便看出來蹊蹺,沒想到果然如此,你我乃是同道中人啊!”
餘長安笑著回應:
“家裏麵有一位長輩就是道門出身,所以對道家的一些規矩事跡有一些了解,其實也談不上是正二八經的道門子弟,隻不過是抱有幾分敬仰罷了。”
眯著眼撫摸著顎下胡須,張老員外和善道:
“餘少俠這話說的實在啊,本著一顆敬畏神明的心,對人對事才能以心度之。”
餘長安點頭,他意味深長道:
“以赤心對神明,神明如何對我,那不知,可是若是以赤心對人,往往並沒有好的結果,張員外,你說是也不是?”
張老員外尷尬一笑。
“餘少俠說的哪裏話。”
餘長安不再與這位老而不死是為賊的張老員外交談,他帶著王小走到西側的廂房之中,窗外的小雨此時已停,而天卻並沒有放晴,餘長安約摸著此時應該在申時二刻左右,他拿起噬魂葫蘆喝了一口潼湘城的紅梨花酒,頓時滿口的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