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辛棄疾(1)(3 / 3)

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②。屋上鬆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③。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④。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裏江山⑤。

【注釋】

①博山:今江西廣豐西南。這首《清平樂》,生動地描寫了茅屋為秋風所破的淒涼景象,也是南宋殘破山河的一個形象寫照。

②繞:圍繞。這兩句意為:饑餓的老鼠在床頭亂轉,尋食的蝙蝠在燈前飛舞。

③鬆風:鬆濤。這兩句意為:屋外風雨交加,吹得那破了的窗紙沙沙發響。

④塞北:泛指北方。這兩句意為:我一生奔走於塞北江南,如今已經是白發蒼蒼。

⑤秋宵:秋天的夜晚。這兩句意為:秋風習習,我在睡夢中驚醒,眼前仿佛展現著祖國的萬裏江山。辛棄疾夢裏也在想望著祖國統一,但秋風吹破萬裏江山的夢境,感情是很深沉的。

江神子

博山道中書王氏壁①

一川鬆竹任橫斜。有人家,被雲遮②。雪後疏梅、時見兩三花。比著桃源溪③上路,風景好,不爭多。

旗亭有酒徑須賒④。晚寒些,怎禁他。醉裏匆匆、歸騎自隨車。白發蒼顏吾老矣,隻此地,是生涯。

【注釋】

①王氏壁:即前首之王氏庵的牆壁上。

②“一川”三句:一川:滿地,一片。任橫斜:任憑自然,隨意地生長著。有人家,被雲遮:杜牧《山行》詩:“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此處化用杜牧詩。

③桃源溪:陶淵明《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④旗亭:這裏指酒樓。徑須賒:杜甫《複愁十二首》之十一:“如今九日至,自覺酒須賒。

”徑:即,就。

鷓鴣天

博山寺①作

不向長安路上行②,卻教山寺厭逢迎③。味無味④處求吾樂,材不材間⑤過此生。

寧作我⑥,豈其卿⑦。人間走遍卻歸耕⑧。一鬆一竹真朋友⑨,山鳥山花⑩好弟兄。

【注釋】

①博山寺:建於博山南麓,今廣豐縣河北鄉博山村。據《廣豐縣誌》:“博山寺在邑西南崇善鄉,本名能仁寺,五代時天台韶國師開山,有繡佛羅漢留傳寺中。宋紹興間悟本禪師奉詔開堂,辛稼軒為記。”

②長安:唐代京都,這裏借指南宋行都臨安。這句說:我很久不在京城的街道上行走了。

③厭:滿足。逢迎:接待。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千裏逢迎,高朋滿座。”

④味無味:語出《老子德經》六十三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魏源《老子本義》說:“無事、無味,皆演無為之旨。”

⑤材不材間:《莊子·山木篇》:“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出山以後,莊子的學生問他說:“山中的木材以不材得終其天年,老師將何處?”莊子笑著說:“(莊)周將處夫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以上兩句說:我在無所作為無所事事的時候,求得了我的歡樂,又要在有用無用之間,度過我的一生了。

⑥寧作我:《世說新語·品藻篇》說:“桓公少與殷侯齊名,常有競心。桓問殷:‘卿何如我?’殷雲:‘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意為:我寧願保持我自己的本性,不管別人怎麼想。

⑦豈其卿:揚雄《法言·問神》卷五記載:有人說,君子把一輩子不出名作為心病,何不親近名卿而求得出名呢?”揚子回答說,出名靠的是品德修養。梁、齊、趙、楚等地的君子,並非無錢無勢,但卻不出名,而“穀口鄭子真,不屈其誌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於京師。豈其卿,豈其卿。”作者借其意說:我並不是依靠那些有權有勢的人來成就自己的事業的。

⑧歸耕:辭官歸田養老。

⑨一鬆一竹真朋友:陶弘景《解官表》:“始奉中恩,得遂丘壑,今便滅影桂庭,神交鬆友。”元結《丐論》:“古人鄉無君子,則與雲山為友;裏無君子,則與鬆柏為友。”

⑩山鳥山花:杜甫《嶽麓山道林二寺行》:“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鳥山花共友於。”

醜奴兒

書博山①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②。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③!

【注釋】

①博山:山名,在今江西廣豐西南。

②“少年不識愁滋味”幾句:不識:不理解。愁滋味:憂愁的情緒和心境。層樓:高樓。這幾句意思是:少年時代,並不懂得什麼是憂愁,常常喜歡登上高樓,隻是為了填詞應景,而勉強說些閑愁。

③“而今識盡愁滋味”幾句:而今嚐盡了人世間愁苦的滋味,有許多想說卻又說不出的痛苦。李清照《鳳凰台上憶吹簫詞》:“生怕閑愁暗恨,多少事欲說還休。”

隻得隨口道:“好一個涼快的清秋啊!”。

山鬼謠

雨岩有石,狀怪甚,取《離騷》、《九歌》名曰“山鬼”,因賦《摸魚兒》,改今名①。

問何年、此山來此?西風落日無語。看君似是羲皇上②,直作太初名汝③。溪上路,算隻有,紅塵不到今猶古④。一杯誰舉⑤?笑我醉呼君,崔嵬⑥未起,山鳥覆杯⑦去。

須記取,昨夜龍湫⑧風雨,門前石浪掀舞⑨。四更山鬼吹燈嘯,驚倒世間兒女。依約處,還問我,清遊杖屨公良苦。神交心許。待萬裏攜君,鞭笞鸞鳳,誦我遠遊賦。

【注釋】

①雨岩:山名。在江西博山附近。《離騷》、《九歌》:均為屈原作品。此詞作於隱居帶湖時。這首詞寫景詠物中寄寓著愛國情、匡複誌,透露出作者精神上的苦悶和對理想的追求。

它感情熾烈,想象豐富,構思奇特,形象生動,廣泛采用擬人、誇張等手法,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