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國力衰弱不成樣子的北洋政府,在清帝退位詔書上袁世凱加上了“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這一條,歐美列強馬上承認蒙古和西藏地區都是中華民國的領土,雖然英國和俄國在背地裏都有對西藏和蒙古的貪念,但是表麵上還是要承認這一點的,所以清帝退位後中國沒有分裂成為五塊袁世凱是有大功的。
現在蒙古給明朝皇帝天可汗的稱號,也正式證明整個蒙古諸部都是明朝的臣子,這可和日本、越南那種藩屬可不一樣。作為明白人的陳名夏自然知道其中的意義,所以才欣喜若狂。
作為當事人的朱宏三並不知道這麼一個虛無縹緲的名頭對後世的影響,現在他擔心能不能在十一月前趕到沈陽。
朱宏三這次北巡原本想解決蒙古問題後就去沈陽,然後在過年前趕回北京。但是世事難料,哪知道蒙古問題耽擱了這麼長時間,現在已經快進入十月,蒙古問題剛剛結束。
農曆十月的蒙古草原已經很冷了,晚上氣溫已經降到零下。朱宏三的明軍都是南方人,雖然後勤補給不錯,但還是造成了一些凍傷。
還有一點最為關鍵,那就是武器問題。朱宏三的火槍因為都是使用定裝火藥,為了防潮使用豬油和牛油塗抹外層。可是在蒙古這種氣候下,豬油和牛油都結塊,防潮的性能大為下降。如果現在在和蒙古人打一場,朱宏三估計自己這麵要受不小的損失。
所以朱宏三要趁著天氣還算不錯的時候趕緊趕往沈陽,如果等到進入十一月份大雪封路,那樣留在蒙古實在太危險。
在忽裏台大會開完後,朱宏三馬上起兵趕往沈陽。科爾沁部在後世的通遼一代,按照路途的遠近朱宏三應該先去吉林,然後在南下沈陽。這也是當時朱宏三預定的路線,先去吉林獎賞有功將士,但是現在吉林不能去了,隻好直接南下去沈陽。
朱宏三帶著明軍緊趕慢趕終於在第一場大雪前趕到了鐵嶺衛,也就是沈陽的外圍,到了這裏朱宏三終於鬆了一口氣,畢竟進入自己的地盤。
到了鐵嶺也就進入東北總督的勢力範圍,東北總督趙國棟帶著所有文武群臣來到鐵嶺,歡迎陛下親臨。
趙國棟帶領群臣在鐵嶺城外已經等候多時了,看到朱宏三的鑾駕趕到趕緊上前跪倒高喊道:“臣趙國棟,偕同諸臣工恭候我皇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宏三從鑾駕中出來,笑著攙扶起趙國棟:“狗蛋快起來,你我君臣一體,說這些幹什麼!”趙國棟在朱宏三沒發跡的時候就跟隨著他,自然是心腹中的心腹,嫡係裏的嫡係。
趙國棟站起來笑道:“臣聽說陛下在蒙古大展神威,打的蒙古蠻子鬼哭狼嚎,臣真想親身趕去,代替三強與陛下並肩作戰!”
朱宏三的禦林軍總管韓三強身份地位不低,隻是韓三強一直在朱宏三身邊,所以威名不顯。韓三強是太子黨,趙國棟是秦王一黨,所以今天見麵趙國棟才這麼說。
不過韓三強因為性子內斂,也不想和趙國棟爭個長短,所以在聽趙國棟這麼說後韓三強笑道:“總督大人說笑了,蒙古諸部戰力不強,和遼東比起來還是總督大人任務重一些!”
朱宏三知道這兩員大將分屬不同陣營,見麵就要互掐,但是朱宏三並不想阻止,如果弄得軍隊將領一條心了那皇帝還想不想當了?
趙國棟看韓三強退讓了,心中十分高興,這才對朱宏三說道:“陛下,現在天氣寒冷,快請鑾駕入城休息!鐵嶺這裏距離沈陽不到百裏,咱們一天就可趕到!”
朱宏三點了點頭,不過他並不想直接去沈陽,到了東北他還有幾件重要的事情要辦。
第一件就是去老家看看,朱宏三前世就是撫順出生,在一個鄉鎮工作,現在終於回到東北自然要去看看五百年前的老家什麼樣。
第二件就是去薩爾滸戰場看一下,當年明王朝在這裏死傷五萬人,同時徹底丟失了遼東戰場的主動權。而努爾哈赤從這次戰役後逐漸壯大起來,所以薩爾滸之戰是一切的開始,這麼重要的地方朱宏三也要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