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北洋政府內部也在鬥爭,營救人質的行動沒有任何進展,這讓憂心人質安全的公使團更加惱怒,除了提出嚴重抗議外,5月9日更對北洋政府發出措辭嚴厲的通牒:“所有現在匪徒手中之外人生命,貴國政府當負其責。並決定以本月十二日夜十二時為限,須將被擄各人全數救出,如逾時限,每二十四小時,當要求按時增加之巨額賠償。”
北洋政府既不想用武力剿匪造成人質受害,更不願放下身段來和他們心目中的匪徒談判,所以上下推諉,一事無成。內閣總理張紹曾召集了一次緊急國務會議討論此事,但這次會議並沒有提出什麼具體的建議,隻是在會後給山東督軍田中玉發了份泄氣的電報:“匪勢浩大,非跟蹤追繳不能追還被擄之人,而操之過急,又恐於旅客生命發生危險。此事關係外交至為重大,現公使團已當麵提出嚴重抗議,究應如何辦理,方為妥善之處,希公同籌劃,俾策萬全。”這個內閣總理簡直被孫美瑤嚇破了膽,一千多人的匪徒竟然成了“匪勢浩大”,給下屬的電報也不過是“你自己想辦法”之類的露怯之詞。
田中玉作為山東督軍,當然要負首要責任,怎麼解救人質,他心中很有辦法,但要看他的後台老板曹錕的眼色行事。曹錕這時正在四處聯絡,準備競選大總統,如果讓臨城大劫案攪了局就麻煩了,他密令田中玉用和平辦法盡快解決此案。
就這樣,北洋政府的大員們一個個都來到了孫美瑤的談判桌前。一些平素吃閑飯的京城高官們紛紛跳出來,準備從事件中撈取政治利益。“和平解決”的原則一確立,小城棗莊就迎來了交通總長吳毓麟、山東督軍田中玉、省長熊炳琦、天津警察局長楊以德等官場名流,這些人的到來又有山東當地的大小官員陪同,大小官員又帶著自己的隨從,所有的人要人吃馬喂,於是又有很多商販前來服務,棗莊一時間熙熙攘攘,簡直就像趕大集一般。各國外交師團也組織代表到棗莊,觀察事態發展,給辦事官員施壓。
孫美瑤得到政府的和談信息後大喜。他要的就是這個,如今來了,當然要表示一些誠意,於是在5月9日宣布釋放全部外籍女乘客,這些女乘客在山上看押極其不便,放了出來反倒能讓外界對他孫美瑤產生些好感,知道他不是來打家劫舍,而是要做政治遊戲。被釋放的女乘客受孫美瑤方麵委托向官方傳遞了孫的三個談判條件:一、包圍孫美瑤大本營的官兵撤出防線十裏之外;二、孫美瑤部所有成員要被編為正規軍旅部,孫美瑤任旅長;三、為孫美瑤部補充槍支彈藥。說白了,孫美瑤就是要強力求招安。
5月15日,北洋政府和孫美瑤方麵開始了第一次正式談判,官方由山東督軍田中玉和省長熊炳琦親自出馬,狡猾的孫美瑤當然沒有親自出麵,他派出了部下周天鬆作為代表。政府方麵對於這些條件都能接受,但為了不讓孫美瑤方麵過於驕橫,拒絕了“補充槍支彈藥”這一要求。孫美瑤方麵沒想到談判這樣順利,也答應將分三批釋放全部人質。
一場轟轟烈烈的大劫案眼看就要解決了。以吳毓麟為首的中央政府代表團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談判成果。也許是見事情解決得太過順利,吳毓麟怕自己的功勞顯不出來,忽然宣布,為了人質的絕對安全,他決心自己進山當人質,以換取“洋票”們更早被釋放。這純粹是一個多餘的舉動,因為匪徒已經答應放人,內閣大員進不進山已經無所謂。有這樣“美妙”的創意,想爭功諉過的人當然不能就便宜了吳毓麟,山東生長熊炳琦也表示願和吳毓麟一起進山充當人質。這一“忠心”舉動很快就被報給北京,大總統黎元洪自然是大力嘉獎。不過,在內閣總理張紹曾等人的連連“勸阻”下,吳毓麟和熊炳琦兩人也隻好“忍痛作罷”了。兩人沒立任何功勞,反倒撈到了最高的嘉獎,這讓隨行的山東官員們佩服得目瞪口呆。
談判既然成功,雙方就要執行承諾。5月16日,山東督軍田中玉下令,解除對孫美瑤大本營抱犢崮的圍困。但孫美瑤卻突然意識到自己犯了重要的戰略錯誤,中央政府對自己的條件答應得太過爽快,用生意場上的話講,顯然是價錢提得太低了。自己手中的人質在北洋政府眼中的價值看來遠遠超過預計,為了撈取更大的利益,孫美瑤突然變卦,宣布談判協議無效,重新提條件。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他甚至命令手下對撤退的官軍射擊。
孫美瑤的背信行為讓輿論大為不解。高官們吹噓的“成就”也頃刻間化為烏有。誰都明白,孫美瑤在考慮更大的價錢了。他向官方提的新條件比之前幾乎提高了好幾倍:一、圍困抱犢崮的官軍退回濟南,將抱犢崮連同周邊魯南蘇北各部土匪改編為三個師,官軍先將槍支彈藥發放,土匪再釋放人票。二、撤銷田中玉職務,由當年多次收編過土匪的張敬堯接任山東督軍。這兩個條件簡直到了漫天要價的程度。孫美瑤不會不知道這個條件是絕難實現的,但他胃口已經張大,對官方又極度不信任,隻好用這種辦法來逼官方想辦法來解除他的顧慮。
官方再次陷入了長考,這盤棋到底要怎麼下?鑒於局勢的複雜,官方內部很快分化為主戰和主和兩派。山東督軍田中玉主戰,他是山東的軍政首領,如果屈服於孫美瑤這個土匪,他這個督軍簡直要被笑死了,而大部分官員還是考慮主和,畢竟人質仍然在孫美瑤手裏,如果出了差錯,各國使團的壓力就會讓整個政府崩潰,這可是玉石俱焚的事情。
在這個對峙局麵中,發生了極其搞笑的事情。被劫持的外國人質本來就是政治人質,匪徒們對他們非常禮遇。不知道這是不是中國“熱情好客”本性的一點必然流露。即使在物資最缺乏的時候,人質們還被孫美瑤安排每人一天一個新鮮雞蛋來補充營養。在一次緊急轉移中,人質中的意大利律師穆索失足跌下了山坡,脊椎骨受了重傷,土匪們很貼心地把他安置在了專門製作的擔架上,輪流抬著走。
除此之外,土匪們還第一次見識了“紅十字會”這種新鮮玩意兒。在得知人質和匪徒們的人道主義危機之後。紅十字會發力了。有一天,一隊苦力挑著幾十個大箱子來到了人質們臨時停留的寺廟門口,每個大箱子都貼著紅十字標記,裏麵裝滿了食物,有麵包、罐頭、蔬菜和水果,甚至還有加利福尼亞的葡萄幹以及給失眠症患者、英國人羅斯曼的安眠藥。土匪們當然不會失去這個補給機會,他們和美國紅十字會達成協議:紅十字會可以通過土匪防區送食物給人質,但必須同時也給土匪提供補給。這些補給物資除了來自人質原籍國公益機構的饋贈外,還有駐防天津的美國第十五步兵團還送來的折疊式的帳篷和蚊帳。知道的說這是打劫,不知道的還以為這些人帶著遊客在山裏玩戶外運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