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零售業概述(1)(2 / 3)

3.零售商職能

零售商處於社會再生產過程交換環節的終端,承擔著將商品從生產領域或流通領域轉移到消費領域的使命。為完成這一使命,零售商不僅要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還要調節生產與消費在時間、空間、數量、質量、花色品種和信息等方麵的矛盾。因此,社會再生產過程賦予零售商以下職能。

(1)分類、組合和配貨的職能。消費者為了生存與發展,需要衣、食、住、用、行等多方麵的生活用品,但消費者不可能自己尋找製造商,購買自己所需的少量物品,而是需要零售商代替消費者,從製造商、批發商那裏大量購進商品,並按消費者的需求分類、組合,使消費者不僅可以易於購買,而且還可以在零售店得到多種需求的滿足。

(2)服務職能。零售商在銷售商品的同時也向顧客提供各種服務。通過服務方便消費者的日常生活,通過服務保持零售商與顧客的良好關係。零售商一般都提供與商品銷售直接相關的服務,如商談、包裝、免費送貨、電話預約、經營禮品、發售商品券等;有的零售商還提供停車場、臨時保管顧客物品等服務;還有的零售商提供兒童遊樂場、食堂、茶室、照看嬰兒以及文化展品、畫廊等服務。

(3)儲存商品及風險職能。為了滿足消費者隨時購買商品的需要,零售商需要儲備一定量的各種商品。但是商品在儲存期間會發生許多風險,如商品會發生物理變化,遇到自然災害,還有商品的時尚更新以及技術廢棄等。這些風險的損失將由零售商承擔。

(4)信用職能。零售商采用信用銷售商品的方式,對消費者起到了融資的作用。零售商采取的信用銷售,主要有賒銷、分期付款等方法。信用銷售方式對於消費者來說,可以避免每次購物都要支付現金的麻煩,而且即使手頭貨款不足,也可以購貨,使消費者能用將來的收入購買到現在需要的耐用消費品;對零售商而言,也能發展與消費者的良好關係。零售商的這一職能也表現在對製造商和批發商方麵。零售商通過預付購貨款,使製造商和批發商的商品銷售得到預先實現,促進生產和流通的循環。

(5)信息傳遞職能。由於零售商處於商品流通的最終階段,直接聯結消費市場,所以零售商能夠最快地獲得消費市場上的信息,並將消費者的需求變化迅速反饋給製造商和批發商,使他們能夠及時生產和組織到適合消費者需求的商品。另一方麵,零售商可以通過現場營業傳播、售貨員的銷售活動及其他宣傳手段將製造商的新產品信息傳遞給消費者,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方便消費者購買。

(6)娛樂職能。零售商店不僅是銷售商品的場所,也是具有陶冶消費者情趣,給消費者提供娛樂和歡心的去處。零售商通過對商品的藝術陳列、店堂的裝飾、各種宣傳的藝術造型,以及霓虹燈的彩色照明等,都會創造出具有魅力的環境與氣氛,給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的同時,帶來美的感受。若同時提供娛樂營業,則更是娛樂職能的體現。

二、零售組織的分類方法

零售組織雖然與零售商的概念相近,但還是有一些區別的。零售商更多的是指一個獨立核算的營利機構,而零售組織則強調這一機構所進行的零售活動組織方式。例如,百貨商店、超級市場、便利店可以被稱作不同的零售組織形式,但一個零售商可以同時擁有百貨商店、超級市場和便利店三種經營形式。

由於零售組織形式繁多,劃分的標準也不統一。目前,對零售組織的分類主要有三種方法:按零售組織的目標市場及經營策略不同劃分,按是否設立門店劃分,按零售組織所有權性質劃分。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分類並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交叉重疊的,亦即一種零售組織形式可以正確地置於不止一個類別下。例如,一家百貨商店也可能是有店鋪零售商店,也可能是獨立商店或連鎖商店。

上述三種分類所列出的零售組織形式,其中,按目標市場及經營策略不同劃分的組織類型和按是否設立門店劃分的各種無店鋪零售組織形式,將在本章下麵的內容中詳細介紹。這裏先簡單介紹第三種劃分方式,即按所有權性質劃分的零售組織形式。

1.獨立商店

獨立商店通常是由業主自己經營,擁有一個店鋪的商店。這類商店在零售機構數量中所占比例最高。在美國,現有200萬家獨立零售商,銷售額占全美商店銷售額的40%。我國的情況類似,獨立商店占總機構數的90%左右,銷售額達到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