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安全很可怕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皇家空軍統計在戰爭中失事的戰鬥機和犧牲的飛行員以及飛機失事的原因和地點。其結果令人震驚,奪走生命最多的不是敵人猛烈的炮火,也不是大自然的狂風暴雨,而是飛行員的操作失誤。
更令人們不解的是事故發生最頻繁的時段,不是在激烈的交火中,也不是在緊急撤退時,而是在戰鬥機完成任務,凱旋歸來,即將著陸的幾分鍾裏。
但是心理學家對這個結果絲毫不驚訝,他們說這是典型的心理現象。在高度緊張過後一旦外界刺激消失,人類心理會產生“幾乎不可抑製的放鬆傾向”。飛行員在敵人的槍林彈雨裏精神高度集中,雖然外界環境惡劣,但由於大腦正處於極度興奮中,反而不容易出紕漏。
在返航途中飛行員精神越來越放鬆,當他終於看到熟悉的基地,自己的飛機離跑道越來越近時,他頓時有了安全感。然而恰恰是這一瞬間的放鬆,釀成大禍。因此人們管這種狀態叫“虛假安全”。
在馳騁商場的路上,也有很多“虛假安全”。當你通過重重困難,成功近在咫尺的時候,不要放慢你的步伐,千萬別放鬆警惕。
記住,沒有取得的成功,不是你的成功。
警惕:商業秘密從我們手中泄漏
自古以來,商業秘密就是一筆財富。商業秘密包括技術訣竅、工藝配方、技術設備、生產過程以及有關計劃、預測等。
近年來,隨著超級大國間冷戰的結束,國際間諜戰的熱點已經從政治、軍事領域轉向到經濟、商貿和科技經濟,商業間諜活動無孔不入,遍及全球。西方一些大資本家一直將經濟間諜活動譽為“當今世界上最有油水的生意之一”。
國際經濟間諜經常采用的手段有:竊聽、竊取、收買、采集等等。
1.商業竊聽風彌漫全球
目前,香港商業間諜竊聽活動日益猖獗。竊聽器在灣仔、旺角和尖沙咀等商業區的商店中公開發售。據報道,香港啟德機場視聽器材公司出售的“犀化”牌圓珠筆竊聽器極其精致。使用者帶它參加秘密會議,可把會議的發言清晰地傳到1.6公裏範圍內的任何地方。
日本的竊聽器材也格外精密,且質優價廉。有的小型竊聽器隻賣250港元。目前,日本產的竊聽器大量傾銷香港。這些竊聽裝置功能齊全,使用簡便,並且形形色色,有袖口鏈扣型、領帶扣針型、香煙盒型、打火機型、煙灰缸型、褲腰帶型、筆型、計算器型、電器轉換器型等。還有的隱蔽在腰帶中、手表裏、相機和“大哥大”移動電話中。
因冷戰結束,許多原來屬於各國政府、軍界所有,在貨倉裏蒙上灰塵的高、精、尖竊聽設備也正在流入商業市場,用於國際經濟間諜活動。
目前,香港商業竊聽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是股市情報。
與此同時,清除竊聽器的公司便應運而生,並且生意十分興隆。由於竊聽活動猖獗,香港越來越多的銀行、大公司和規模較小的公司、企業為了以防萬一,像雇傭律師一樣雇傭專人檢查和清除竊聽器,因為他們深深地懂得:在商戰中,情報的泄漏足以使公司和企業倒閉。
2.國際間諜緊盯中國目標
世界發達國家在商戰中,不僅注重他們互相之間的商業情報的竊取,而且更加注重竊取發展中國家的商業情報,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計劃,預測情報,以便他們搶占該國經濟市場。目前,國際經濟間諜情報機構正利用我國開放之機,緊盯中國目標。
據報道,早在20世紀60年代,日本從我國公開發表的刊物中獵取到有關大慶油田的情報。
20世紀70年代,美國一家公司派出商業間諜,通過多種渠道竊取了我國名牌金筆“英雄”和“金星”兩廠不鏽鋼筆套拋光技術。
20世紀80年代,日本成功地竊取了世代秘傳不泄的國家級生產技術——中國宣紙技術和景泰藍製作技術。
近年來,國外一些經濟間諜情報機構更是大肆刺探我國經濟、科技和商貿等機密情報。更可悲的是,在我國許多人士中,國家安全意識淡薄,特別是在接待來華投資和商貿洽談的外賓時,我方人士大行地主之禮卻無戒備之心。
1981年9月20日,我國首次使用一枚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三顆人造衛星。為保守技術機密,新華社隻做了簡單文字報道。然而,一箭三星在國際上引起強烈反響。許多國家紛紛向駐華使館武官發出命令:向中國官方及新聞媒體刺探有關情報。大出這些武官們的預料,他們在三天內不用吹灰之力便圓滿完成了任務。原來衛星發射後僅三天,某市的電台突然拋出一篇“太空奧秘奪桂冠”的廣播稿;同一天,該市晚報不甘落後,又刊登了“我國第九顆人造衛星”的報道。兩篇文章將三顆星的運行軌道、無線電遙測頻率和發射時的一些細節全盤托出。這令國外同行大為驚奇:他們為什麼這麼大方!
我國研製發明的“兩步發酵法生產維生素C”是一項前途無量的科學成果。世界兩大維生素C產業國瑞士和美國聞風而至,競相出高價要買下這項專利,談判進行得極為艱苦。但一星期後,某學報將這項專利的全部研製過程、細節、配方、劑量刊載無遺,原本爭得臉紅脖子粗的兩國代表隻花十幾元錢,就全部買到了這項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