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Money 保險篇 (3)(1 / 3)

而“豁免保費”最常使用在父母幫小孩買保險的時候,如果兒童保單的投保人是父母,在費率差距不大的狀況下,可附加一個“豁免保費附約”,若父母不幸身故、殘廢、失去工作能力或生重病時,保單就不會因為沒有辦法續繳而失效,這樣也才真正達到保險的目的。幫保險再買一個保險,才能讓全家人更有保障。買保單的時候,別忘了多請業務員加入“豁免保費附約”,作合理的評估哦!

憶如的理財小提醒:

豁免保費要注意什麼?

要注意,“豁免保費”每家保險公司的限製級數與條件都不相同,投保時要問清楚,同時,“豁免保費”也可以“投保人”與“被保險人”都同時擁有豁免保費,這樣,保單失效的風險將會更低。

聰明買保險的四大原則

很多人都以為,保險是買越多越好,因為人人都希望保障越多越好,但每個人的財力畢竟有限,重複購買也未必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因為買多繳多了可能也就代表你投資儲蓄的部分受到擠壓。因此,如何花最適當的保費,規劃自己的人身與財產保障可是一門大學問。而且,有很多人都買了保險,卻對保險內容一知半解,每次到了繳保費的時候看到收費單都很心痛,可不投保又怕保障不夠,所以還是乖乖掏出錢購買。這種買保單的方法可不是很正確,聰明買保險有四大原則哦!

1.用最少的錢擁有最大的保障

家庭理財應該是集中資產作好投資理財,要用現在最少的錢買到最大的保障。否則辛辛苦苦繳保費,結果20年後加上通脹的影響,讓保障根本不夠用。現在沒有享受到金錢的快樂,結果20年後也不夠用,那可真是不劃算。所以在購買保單的時候,一定要精算清楚,才能把錢花在刀刃上。

2.先大人後小孩

現在有很多24孝的父母,買保險都先為孩子著想,卻忘了自己的退休規劃。一些行有餘力的父母在小孩一出生的時候,就立刻幫孩子購買保險,尤其是優先考慮醫療險、防癌險與意外險。但別忘了,孩子並非家中的經濟支柱,如果預算有限,建議壽險最後才買,至於以籌備教育費或留學金等為目的的儲蓄險,必須等真正行有餘力再考慮,以免排擠到最重要的醫療險預算,或是父母本身的醫療險與退休規劃,這樣才能真正用最少的錢買到最大的保障。

3.保費比以不超過家庭年收入的10%為宜

如果有足夠的金錢,當然可以擁有更多的保障,但是,大部分的家庭都需要量入為出,保險費占家庭總支出的比例,最好以不超過家庭年收入的10%為宜,最高則不超過20%。保費比例過高,可能造成家庭基本生存難以維持,保險的保障就會淪為空談。

4.趁年輕提早作規劃

年紀大了,跟小孩伸手要錢是很可悲的,每個人都希望年老後也能活得有尊嚴。

要能聰明買保險,趁年輕規劃好自己的人生,因為買保險永遠是“現在買最好”。人無法預知未來的事,不管是醫療保障或壽險保障,都是越年輕買越便宜,可以趁年輕先買基礎型的保險,等有經濟能力再逐步補強。

總之,要了解自己到底需要哪些保障,搞清楚自己投保的商品內容、可能理賠的金額,並且逐年作適度的規劃調整,才能聰明買到最適合自己的保單。

你是看“人情”,還是看“專業”買保單?

一位朋友拿了他的保單組合來給我看,我問他:

“你為什麼買這張保單?”

“哦!10年前我學妹在保險公司工作,為了捧場,就幫她衝業績買了醫療險。”

“那她現在人呢?”我笑著再問他。

“早就出國嫁人了。”他有點不好意思地回答我,看起來很像是當年要追求學妹,為了支持業績而購買的保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