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科學儲蓄,精心理財——麗人儲蓄講科學(4)(3 / 3)

很多人認為,現在儲蓄存款利率雖增長了一些,但畢竟還很低,在存款時存定期儲蓄存款和存活期儲蓄存款一樣,都得不到幾個利息,其實這種認識是很片麵的。雖說現在儲蓄存款利率不算太高,但如果有10000元,在半年以後用,很明顯的定期儲蓄存款半年的到期息要高於活期儲蓄存款半年的利息。

因此,在選擇存款種類、期限時不能根據自己的意誌確定,應根據自己消費水平,以及用款情況確定。能夠存定期儲蓄存款三個月的絕不存活期儲蓄存款,能夠存定期儲蓄存款半年的絕不存定期儲蓄存款三個月的。

2、密碼選擇特殊數

現在,為存款加注密碼已成為普通人防範儲蓄存款被他人冒領的一種手段,但很多人在為存款加密碼時卻不能很好地選擇密碼,有的喜歡選用自己記憶最深的生日作為密碼,但這樣一來就不會有很高的保密性。生日通過身份證、戶口簿、履曆表等就可以被他人知曉,有的儲戶喜歡選擇一些吉祥數字,如:666、888、999等,如果選擇這些數字也不能讓密碼帶來較強的保密性。

韓榮是某中學教師,工資每月定期打到她的工資卡上,當時發工資卡時所有人的卡都是設的同一密碼99999,韓榮一直也沒有改密碼。後來,一個星期天下午,她和幾個朋友一同逛商場看衣服,不小心把包丟了,到了發現時已是接近黃昏,銀行都下班了。等到她再到銀行掛失時,發現卡上的近8000元已被支空。她後悔不已,因為工資卡的這個大眾密碼盡人皆知。

所以,在選擇密碼時一定要注重科學性,最好選擇與自己有著密切相連,但不容易被他人知曉的數字,愛好寫作的可把自己某篇大作的發表日期作為密碼,集郵愛好者可以把某種具有重大意義的紀念郵票發行日期作為密碼,但是要切記自己家中的電話號碼或身份證號碼、工作證號碼等不要作為預留的密碼。

3、大額現金一張單

很多人喜歡把到期日相差時間很近的幾張定期儲蓄存單等到一起到期後,拿到銀行進行轉存,讓自己擁有一張大存單,或是拿著大筆的現金,到銀行存款時喜歡隻開一張存單,雖說這樣一來便於保管,但從儲蓄理財的角度來看,這樣做不妥,有時也會讓自己無形中損失利息。

我國新的《儲蓄管理條例》除規定定期儲蓄存款逾期支取逾期部分按當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利率計算利息外,還同時規定定期儲蓄存款提前支取,不管時間存了多長也全部按當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算利息,如此就會形成定期儲蓄存單未到期,一旦有小量現金使用也得動用大存單,那就會有很大的損失。

雖說目前銀行部門可以辦理部分提前支取,其餘不動的存款還可以按原利率計算利息,但也隻允許辦理一次。正確的方法是:假如有10000元進行存儲,可分開四張存單,分別按金額大小排開,如:4000元、3000元、2000元、1000元各一張,隻有這樣一旦遇到需錢急用,利息損失才會減小到最低。

4、 不該取時提前取

有很多人在需錢急用時,由於手頭沒錢備用,又不好意思向別人開口,往往喜歡一概而論的把剛存了不久或已經存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定期儲蓄存款提前支取,使定期儲蓄存款全部按活期儲蓄利率計算了利息,造成不必要的利息損失。現在銀行都開展了定期存單小額抵押貸款業務,在定期儲蓄存款提前支取時就需要多想想,多算算,根據尺度,拿手中的定期存單與貸款巧妙結合,看究竟是該支取,還是該用該存單抵押進行貸款,算好賬才會把定期儲蓄存款提前支取的利息損失降到最低點。

5、逾期已久不支取

有很多人不注意定期儲蓄存單的到期日,往往存單已經到期很久了才去銀行辦理取款手續,殊不知這樣一來已經損失了利息。因此對每一個存單都要常翻翻,常看看,一旦發現定期存單到期就要趕快到銀行支取。

6、存單存折隨便放

存單(折)是儲戶在銀行存款時,由銀行開具的,交儲戶自己保管,用於支取存款,明確雙方債權債務關係的唯一合法憑證。但現在很多人在存單(折)保管上,不注意方式,在銀行儲蓄後,不是把存單專夾保管,而是有的放到抽屜裏,有的夾在書本裏,這樣一來,時間長了就不免會忘記甚至丟失。

保管存單(折)時,最好把存單放在一個比較隱蔽的、不易被鼠蟲所咬,且幹燥的地方,不要將存單,特別是活期、定活兩便存單存放在被小孩或他人很容易就能取到的地方;同時活期存折須把所存機構地址、戶名、賬號、存款日期、金額、密碼等記在記事簿上,定期存單除登記這些外,還需把存款期限登記起來,以備萬一發生意外,根據資料進行查找和辦理掛失。存款人還應注意,存單一定要與身份證、戶口簿等能證明自己身份的證件和印鑒、密碼登記簿分開保管,以避免存單與這些證件、印鑒、密碼登記簿被他人一起盜走後,把存款冒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