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投資基金,防範風險——麗人輕鬆玩基金(2)(3 / 3)

金歌不久前在網上碰到好朋友韓月,很隨意地問她:“你的基金怎麼樣了?”韓月發了一個哭臉的頭像給金歌,還打了一行字:“我後悔當初沒堅持,不該割肉出局。”聽韓月一說,金歌也感同身受,後悔當初不該把基金當作股票來“炒”。經過這四年多的“基”海沉浮,金歌悟出了一個道理:基金投資貴在堅持。

2007年的3月份,金歌和韓月都是基金的投資者。那時,股票指數天天漲,基金也跟著水漲船高。她們兩個人頻繁地把基金買進、賣出,因為需要支付贖回費和申購費等交易成本,頻繁的波段操作並沒有使我們達到預期的收益。在股指接近6000點的時候,我們又奮不顧身地撲了進去。然而6000點高峰一閃而過,市場隻用了短短幾周時間便以1000多點的下跌抹平了投資者整年的收益。後來,股指連續暴跌,我的基金一路縮水,最多的時候虧損達40%。

四年多來,金歌漸漸地適應了股指的漲漲跌跌,對股市的風險也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不管是熊市還是牛市,投資者跟基金公司同甘共苦。正是因為保持這種淡然的態度,卻在不經意間就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投資回報,到2010年10月為止,她們的基金投資收益率達到了50%。

由此可見,理財專家建議的“長期投資”並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招術,而是經過曆史反複驗證而來的投資真理。投資基金貴在堅持,有耐心的人才能在基金投資中獲取較大的收益。

投資基金是為了避免炒股票時選股選時的麻煩,讓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的投研團隊來幫我們實現合理的股票配置。而基金的投資策略往往具有長期性,不能注重短線的漲跌。如果這時候您再用短線思維操作基金,那還不如直接去買股票來得直接!

首先,從數量上,一個人持有基金的數量不能太少。一隻基金畢竟還是有投資的局限性,如果投資風格過於單一,不能有效地分散風險。也就是說,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當然,這籃子也不是越多越好,畢竟我們隻有兩隻手。如果您準備了30隻籃子,恐怕隻會讓自己手忙腳亂,慌亂中更容易把籃子打翻。

專家建議,一個人持有基金的數量最好是兩到三隻,最多則不能超過五隻。這樣既可以實現分散風險的目的,又讓自己有時間和精力去認真關注手裏的每隻基金的表現,做到及時調整持倉結構和策略。

在基金品種上,我們也要優化組合,並不是越多越好!

有個朋友曾經以嚴肅的口吻思索著告訴人們,現在基金的種類那麼多,買兩三隻怎麼可能實現分散風險的目的呢?這個朋友又犯了同樣的一個錯誤——把基金當股票了!市場上有一千多隻股票,對應著有一千多家上市公司,每家上市公司的行業前景、經營狀況都各不相同。而基金卻不一樣!剛才我們說了,基金的種類大致可以分成股票型、債券型和貨幣市場基金三種,即使是最複雜的股票型基金,也不過是再可以分成主動型、被動型(指數基金)等幾種更細的類型。每種類型的基金,它的投資風格和風險程度應該是相似的。

有人說:“我買了十幾種基金,易方達的、廣發的、博時的、華夏的……每個基金公司的我都有!”但是,當我問他買的都是些什麼基金的時候,他說都是股票型基金,甚至因為他看好中小盤股,所以選擇的都是投資中小盤股的基金。那麼,他這十幾種基金,看似是在做分散投資,但實際上投的都是同一個東西——中小盤股票!他的雞蛋看似分散放在了很多不同的小籃子裏,但實際上這些小籃子又都在同一個大籃子裏,一旦大籃子打翻,裏麵的所有小籃子都不能幸免!也就是說,他分散的是某一隻基金由於基金經理操作不當造成的下跌風險,卻完全無法防範由於中小盤股自身的波動帶來的係統性風險!當市場上中小盤股整體表現疲軟的時候,他的這十幾隻基金也將無一幸免!

所以買基金最好的方法,就是要買得少,買得巧!您可以選一隻貨幣市場基金來保持現金流的穩定,買一隻債券型基金來保證這部分資金穩中有賺,再買一到兩隻不同投資風格的股票型基金,實現分散投資,將風險和收益控製在自己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

至於像炒股票一樣頻繁地波段操作基金,這種做法從根本上講是違背基金長期投資原則的。如果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獲得超越單隻基金收益的超額收益,其結果往往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到頭來力氣費了不少,錢卻未必能賺得更多。也就是說,如果您覺得自己能玩得過基金經理,那您何必去買基金呢?直接炒股票算了!

不過,也不是所有基金都不適合波段操作。有一種基金就反而需要投資者更多地加入自己對市場的判斷,在波段操作中獲得更好的收益。那就是指數基金!

基金指數上漲我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