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股市防範風險是極其重要的事情,新入市的投資者由於沒有經曆過熊市的慘烈下跌,往往不太重視風險防範,這是最要不得的。
(1)股市投資會不會“血本無歸”?
有一種說法,認為股市投資會使投資者“血本無歸”。這種說法雖有些言之過極,但從理論上說,投資股票“血本無歸”並非危言聳聽。因為股票市場充滿著變數,不僅有著諸多不可預測的風險,還有不良莊家和機構刻意布設的陷阱。假若投資者盲目投資,高位入市,頻繁進出,或持有的股票被退市或者公司宣布破產,都可能使投資者“血本無歸”。另外,如果投資股指期貨,“血本無歸”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因為股指期貨的交易規則有做空機製,可以在基本保證金的數倍內買空賣空,假若單向操作超過基本保證金倍數遭遇平倉,自然就會“血本無歸”了。
目前,滬深股市的股票還沒有做空機製,融資融券還僅限於一部分機構,作為一般投資者隻要謹慎操作,注意防範風險,避免購入連年虧損的ST股和*ST股,“血本無歸”的可能性並不大。
(2)怎樣防範股市投資風險?
雖然“血本無歸”的可能性很小,但要想在股市中賺錢並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風險防範意識一定要牢固樹立。一些股市投資大師對投資者的忠告就是首先要“保住本金”。隻有“保住本金”才能防範風險,進而才能談得上獲利。怎樣防範風險呢?
①“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這是股神巴菲特的至理名言。簡言之為分散投資,也是防範風險的好辦法。如果有一籃子雞蛋(閑錢),以五分之一投入股市,最多不要超過三分之一。把投入股市的資金再分成三份,最好買三隻股票,並且要分批買入。當然,如果資金較少也可以買一二隻,但一定要保持一定的現金,等待恐慌性拋盤出現時再果斷買入。
②2選擇好公司的股票買入,並在合適的價位買入。一般而言,好公司的股票都是被高估的。滬深兩市2000多家上市公司股票中,不乏好的,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經驗和對上市公司的深入了解,要想選擇好公司的股票並在相對合理的價位買入,也並不容易。因此,投資者一旦進入股市,就要下工夫“做功課”,埋頭鑽研股票業務知識,選擇成長性好的公司的股票,以較低的價格買入,在有效規避風險的基礎上,投入的資金才會不斷地長大。
在股市實際操作過程中,投資者經過對上市公司的了解,特別是在公司的財務報表中,對公司主業及盈利能力的了解,會從眾多的上市公司中篩選出較好的公司,並選擇在合適的價位買入。一般而言,選擇較好的公司,隻要買入的價格合適,就有獲利的機會。但股市行情瞬息萬變,賬麵的獲利並非實際獲利,隻要身在股市,就要具有風險意識。畢竟股市不是多數人賺錢的地方,滬深股市的曆史證明,十人之中賺錢的隻有兩個人,八個人是不賺或賠錢的,故稱為“二八定律”。
③2設定合理的止損位。股市中老一點的投資者在買入股票時都會設定止損位。特別是短線投資者,還會設定止贏位。有5%或10%不等,即下跌5%或10%就割肉賣出,上漲5%或10%也賣出落代為安。不僅對個股設定止損位,對大盤也設定止損位,一旦大盤跌破了上升通道的支撐位,就毫不猶豫的離場觀望。有時投資者也會踩到“地雷”,即買錯了股票,如公司業績嚴重虧損、公司管理層出現了問題,或公司發布虛假信息誤導投資者,等等。對此類“問題公司”應該果斷放棄並避而遠之。
其實,在股市中投資者必定要遭遇風險,沒有風險的投資在股市中是不存在的,每一位進入股市的投資者都應該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當遭遇風險時,最好的方法就是退出觀望,一旦下跌趨勢形成,堅決不持股。正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3)防範風險最好的辦法是選擇合適的入市時機
股市有高點,也有低點,在股市的底部入市,實際上就等於規避了股市的風險。試想,如果能夠在股價較為低的位置買入一隻質地較好的股票,怎麼會有賠錢的風險呢?這也就等於提前規避了風險。有的投資者入市時大盤處在高位,股市風險沒有得到充分釋放,結果買入後即被套牢,且數年深受套牢之苦;還有的投資者耐不住性子,迷戀超短線,不是割肉,就是追高,結果虧損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