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股票組合與指數(7)(1 / 3)

對股票市場來說,還彳丁另外一種概念——均值回複。這個概念認為市場走勢存在著某種長期的平均行為,市場將隨時問的推移而回歸(回複)到這種狀態。從長期來看,回複並不很快。由於標準普爾500指數有七卜五年的曆史,再結合美國兩百年左右的股票市場曆史數據,用這數據似乎很容易解決這種爭論。但是事實並非如此。盡管有大量的經驗支持均值回複,人們也能找到同樣有說服力的反例。這一概念仍然沒有定論。

但是對投資者來說,有關均值回複的爭議並不僅僅是一件好奇的事。如果你認為市場將會恢複到某種長期的正常模式,如果你從1995年至1999年的市場狂升中大獲豐收,那麼,均值回複這,一概念建議你在市場回歸至均值之前最好減少投資。當然,如果你確實非常相信均值回複,你就會在1997年減少一些投資,在1998年或1999年甚至抽取更多的資金,你到現在有可能完全退出了市場。

股息價格模型與長期性

同關注均值回複一樣,人們也關注不同的市場模式。市場常受到大跌和長期蕭條的影響,這些事情時常出現。簡單計算一下過去二十年或三十年的平均市盈率或股息收益,並把它同當前的水平進行比較。無論哪一種情況,今天的價值型股票處於或者說接近於極端情形。羅伯特·希勒所使用的數據是最長的一組數據,他將數據的日期向前延伸至1871年。這些都表明股票市場已處在一個相當高的水平,不久將回複至正常水平。

我們確實知道2000年不同於1871年,也不同於1871年至2000年間的任何一個年份。但如果我們想完全撇開129年以前的市場和1980年之前的市場,我們就必須接受一些不同的觀點。

如果人們認為今天的估價不值得關注,低股息收益和高市盈率也無關緊要,人們就必須對風險、波動性和經濟增長抱有積極樂觀的看法。

股票的風險隨時問的推移而改變。當然,作為事後諸葛亮,我們可以說80年代的股票風險低於30年代早期的股票風險。1987年的股票風險低於1929年的股票風險。1929年之後,股票市場連續下跌三年還沒有跌到最低點,後來用了二十一年的時間仍未恢複,而在1987年,市場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從股災中恢複。

但是,真正的問題是未來會出現什麼樣的風險以及我們如何理解它。如果股票風險確實在降低,那麼它們的價格將會上漲並保持繼續上漲的勢頭以反映這種風險的降低(考慮一家公司股票,它的收益波動很大,十年裏平均每年增長15%。如果一位新任首席執行官上台使這個15%的增長率更加穩定、更可預測,那麼不景氣年份和價格暴跌的風險就會減少,股票將上漲)。如果近幾年因特網和新經濟降低了公司的風險和收益的波動性,股票就應該漲到更高的價位。

還有另外一個方麵。如果股票的內在風險低於二十年前的水平,那麼股票的收益可能會低一些。畢竟,收益在一定程度上是風險的回報,如果風險降低,收益也會降低。這一點通常在股票風險溢價即債券和股票的收益之差中見到。如果股票的風險減少,那麼這種差價就會變小,股票將不會帶來像過去那樣高的收益。

想要撇開當今市場曆史性高估的另一個方麵就是經濟增長。

圍繞新經濟的眾多爭議主要集中在生產力和經濟增長是否比過去強勁。同均值回複的問題一樣,人們喜歡用一些數據來回答這個問題。遺憾的是,這樣的數據非常缺乏,爭論也一直未解決。早期的證據表明新經濟有一些故事成分在裏麵,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知道它到底有多少故事成分以及它到底能持續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