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周刊》:5月您寫過一篇關於京東的文章,判斷“京東五年三倍的增長空間”,是否還持這樣的觀點?京東在上市接受采訪時曾表示:“京東超過阿裏是必然。”如何看待幾個龍頭互聯網公司的霸主格局?
餘曉光:京東從長期看會是一筆好的投資,5年之後市值達到現在亞馬遜的千億美金市值我一點都不會奇怪。京東超過阿裏目前看優勢是在產業鏈後端建設上。京東的發展就符合之前我們所說的“選擇了一個很難的起點,但是後期發展會是輕鬆的”模式。而與京東同期高調宣布永遠隻用第三方物流的,已經被市場淘汰了。
現在互聯網的格局早不是BAT,而是ATM(阿裏、騰訊、小米),京東會有屬於自己的發展路徑,畢竟中國電商的市場規模是全球最大的,並且未來會超過第二名美國很多。電商有足夠深的水,可以養出幾條像阿裏、京東、唯品會這樣的大魚。
《紅周刊》:作為您之前看好的A股互聯網銷售家電類企業九陽股份,2014年2月份股價最高到達約15元,而之後股價大幅下挫,您現在怎麼看?
餘曉光:從分紅上看,九陽股份已經跌成了一個“理財產品”,股息率6%已經比很多“寶寶”類產品高了,還可以享受一個業務轉變的期權價值。九陽股份需要時間去經營,讓新品被社會所接受,尋找到除豆漿機之外一片足夠大的新市場,雖然九陽是國內利用互聯網銷售最多的家電類企業,但畢竟目前還是製造業的屬性。從專利注冊數量上,可以看到九陽管理層的創新能力在國內是首屈一指的,我對一個管理層年富力強、持續創新的企業還是持樂觀態度的。
《紅周刊》:2014年最看好的機會是什麼?
餘曉光:2014年最看好的股票就是蘋果和其產業鏈上的機會,2014年1月1日我在雪球寫了一篇文章表達過這個觀點,目前看是十分正確的,並且通過投資蘋果的期權,今年已經獲利頗豐,而這個曆史性的投資機遇目前依然有效。
《紅周刊》:資料顯示,您本人並沒有投資唯品會,現在來看有反思麼?
餘曉光:我本人並沒有投資唯品會,但是在與其他投資者總結為何沒有投資唯品會上,還是努力找出自己的思維空缺。
唯品會當年作為電商IPO的時候,中國市場上剛剛經曆了一波電商、團購的死亡潮。無論是VC還是PE,當時對電商的投資基本全軍覆沒,對電商模式的公司先天排斥。另外唯品會主要是銷售尾貨的市場,這與淘寶、天貓上的當期商家有直接衝突。NIKE在天貓正牌店所銷售的商品和唯品會上的尾貨在使用上會有任何差異麼?所以很多已經做得好的電商,也沒有介入唯品會的領域,避免左右互搏的尷尬。還有就是中概股當年被SEC調查估值普遍很低,各種因素彙集在唯品會身上,才產生了這個2年來漲幅幾十倍的股票。事後深入分析總會增加自己對投資的理解,下一個“唯品會”出現的時候,才能在之前的知識積累上抓住。
女性對購物有先天的優勢,如果實在要說思維空缺在哪裏,那隻能說性別差距確實占了較大的比重。男性理解女性是人類曆史上永恒的話題,這方麵的差距隻能在生活中充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