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盤階段有以下技術共性:
1.指標特征
(1)均線:在均線統中,5日MA金叉10日、30日MA,但大多數個股,30日MA呈水平走勢。
(2)指標:在股價向上試盤時,MACD中的DIF線與MACD線靠近,BAR綠柱縮短或紅柱增長;DMI中的+DI金叉或即將金叉-DI,但ADX、ADXR微升(力度不大)或基本沿水平走勢;KDJ、W%R快速到達強勢區,不久重新回到常態區;RSI在超賣區拐頭向上,但滯留在常態區,很少進入強勢區;VR向上角度較陡,超過80度,很快回落;OBV、WVAD急速上升,但多數不能完成一個向上的“N“形。在股價向下試盤時,上述指標則出現相反態勢。
(3)成交量:在成交量方麵,或溫和放大,或突破放大,或時大時小,或量價背離等走勢。
2.K線特征
日K線出現大陽大陰的走勢,或小陽伴大陰、小陰伴大陽的組合形式,有時甚至出現單根大陰大陽K線,或上下影線較長的K線形態。
這階段常見的K線組合形態有:大陽線、紅三兵、射擊之星、跳空缺口、“一”形、“T”形等。
3.切線特征
(1)莊家將股價向上(向下)突破或不突破某一個阻力位(線)或支撐位(線)、成交密集區(前期高點或低點)時,看看此時的市場反映情況,是追漲還是殺跌,並分析追殺的力量大小。
(2)股價原先運行於一條上升(下降)趨勢線之中,突然莊家刻意在某一天向下(向上)擊穿該趨勢線,通過市場反饋的信息,來判斷該趨勢線的支撐(阻力)程度。
(3)股價原先運行於因建倉形成的水平橫線中,某日莊家臉一變向上(向下)脫離這條水平橫線,以觀察市場的追漲殺跌情況。
4.形態特征分析
莊家的招式往往虛虛實實,有時欲漲先跌,有時以退為進,走勢撲朔迷離,讓投資者難辨真偽。目前兩市中大量出現假突破形態,即主力吸足籌碼後先大幅衝高再回落,短線跟進者立刻被套,但隻要你一割肉該股卻很快止跌回升,迅速展開主升段,這個假突破可稱為莊家總攻前的實戰演習。
若某個股票經過長期盤整,突然收一根放量長陽,技術上呈突破走勢,按經典理論此時是最好的介入時機,技術派人士紛紛搶買之際,但該股卻很快(通常是第二天)衝高回落,重返平台盤整,讓讒嘴的技術派買個最高價。此種走勢通常為主力大規模進攻前的一次演習,此判斷跟風盤的多少、市場拋壓的大小。典型的如飛彩股份(0887),該股1998年12月上市以來基本保持橫盤整理態勢,一望而知為主力壓盤吸籌的形態,3月中旬起連續放量,量能開始增大,3月18日開於14.55元,收於16元,一根長陽突破14元附近數個月的整理平台,短線客紛紛湧入之際,第二天衝高後卻快速回落,接著連收數陰,股價重返14元附近的平台,讓眾多投資者撲了個空,被騙了一次的投資者心有餘悸、漸漸忘卻了該股,主力卻在5月25日再度收一長陽,其後一路穩步上攻,目前已接近翻番。投資者若被原來的虛招嚇跑則會喪失大好的賺錢機會。股票走勢形態再如中某股票走勢5月底起長期在10元附近平台整理,7月14日、15日連續漲停,呈向上突破之勢,16日卻收一高開低走的長陰,成交同時放出大量,換手率高達15%,股價重新返回平台。主力虛晃一槍,讓跟進的割點肉出來後再展開主升段,股價持續縮量上行。
股票走勢形態主力如此折騰,其意圖主要為:
(1)嚇跑短線客。某股市場被一致看好,引發大量的短線客湧入,不符合主力的長線運作計劃,要讓多頭部隊不敢貿然跟進的最好方法是先誘敵深入,接著再迎頭痛擊,使其損兵折將之後不敢再輕舉妄動。
(2)拉升前試盤,以此測試拋盤和跟風盤的大小,再決定拉升高度。
投資者對這種演習,最好等待回檔時再吸,但若不幸你在假突破時買了最高價,此時亦不必驚惶失措,既然主力在演習,顯示主力的實力不菲;剛剛升一天即回落,顯然主力難有獲利空間,後市卷土重來的可能性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