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麗在上海的一家銀行工作,腦子很活,經常在別人沒注意的地方找到發財的機會。但談到今年的投資收獲,她的語氣卻是酸溜溜的,“悔啊!你說我怎麼就把黃金暴漲的機會放跑了呢?”
原來,小麗有個朋友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早在年初就跟她說今年黃金投資機會不錯,建議她買一點。但小麗當時正不斷地把資金投向貨幣市場基金,再加上以前從來沒買過黃金,對金價走勢沒什麼概念,就把朋友的話當成了耳邊風。
等到8月初,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讓小麗覺得沒什麼賺頭了,她忽然想起朋友的話,開始關注起國際金價。這時她才驚奇地發現,金價已經走出了一條太陽線,比2001年的低點上漲了50%還多。這讓小麗怦然心動,在向朋友谘詢之後,準備到中國銀行開一個戶頭,做紙黃金的投資。
但天有不測風雲,母親的一場大病讓小麗拋開了手頭所有的事,忙著照顧母親。等到老人家身體恢複了,小麗翻開報紙一看,才發現國際金價已經從8月初的不到440美元,飆升到12月初的500多美元,短短4個月漲了14%。
“早知道會漲成這樣,我幹嗎要去貪圖貨幣基金那區區3%的收益率啊!”
這是很多女士在理財中可能遇到的情況,“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投資理財中,失誤或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失誤和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吸取教訓。不在失敗中成長,就在成長中繼續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