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泥工
讓孩子用橡皮泥、黏土、麵團等,通過搓、揉、壓、捏等動作,做出各種各樣的東西。如動物、食品、家具、交通工具、建築物等。
不管孩子選擇了哪一項活動,父母都要積極支持,這樣才會讓孩子有興趣學下去,才會真正能獲得一技之長。
培養孩子的繪畫欣賞能力
父母箴言
在欣賞繪畫時,父母應和孩子一起討論畫中的主要人物,人物的姿勢和位置,形象之間的關係,畫麵上的細節如人的表情、背景、色彩,畫麵的布置等等。
孩子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看書時喜歡看其中的畫,對文字則全然不顧,這說明孩子很早就對畫產生了興趣。孩子繪畫水準的高低與欣賞繪畫的能力有關。
4歲孩子欣賞繪畫時,能看出畫麵上的主要形象或簡單情節,甚至能看出形象之間的相互關係和畫麵上的背景,並且可以用短句表達出來。有時還喜歡撫摸畫麵,仿佛想借助觸覺來幫助理解似的。
父母可以從畫冊上剪下美麗的畫麵,和孩子一起欣賞,如果有機會還可以帶孩子經常去看兒童畫展。給孩子欣賞的畫應該是內容健康的,例如以活潑可愛的動物為主角的或取材於童話故事或描寫兒童實際生活的畫麵。孩子喜歡看描繪得細致和逼真的畫。
此外,給孩子看的畫還應該是色彩鮮明、柔和、鮮豔的,顏色應以紅、綠、黃、藍、紫為主。繪畫的表現形式應該是多樣的,如水彩畫、國畫、油畫、木刻畫等各種不同形式和風格的繪畫。
當孩子開始對鮮豔的色彩感興趣,能較長時期地注視某一物體,喜歡穿漂亮的衣物時,就顯示他已出現了一定的欣賞意向。
作為父母,怎樣自己畫畫讓孩子欣賞呢?
1.畫給孩子看的畫要用彩色筆繪
圖畫的色彩要鮮豔,畫麵畫大一些。但也不能有太多的色彩,一般一幅畫不能多於3種顏色,否則孩子的視覺會被太多的色彩分散。
2.畫畫的構圖結構要簡單,不能有複雜的背景
可以畫一些孩子喜歡的動物及生活中經常接觸的東西。例如淘氣的小花貓、神氣的大公雞、紅紅的蘋果、漂亮的花皮球等。一般每幅畫隻需畫一件物體,讓孩子認識欣賞。
3.可以讓孩子一邊看著作畫一邊欣賞
父母可以隻畫出物體的一部分,然後讓孩子參與下麵的構圖。例如父母先在紙上畫出小鳥的頭和身體,和孩子一起討論:還要畫什麼?然後畫出眼睛、嘴、翅膀等。這種在動態中的欣賞不僅使孩子感興趣,而且還培養了孩子的思維能力。
4.讓孩子理解自己的畫
由於孩子年齡小,知識不豐富,父母在給孩子欣賞畫時,應加以適當的語言指導,並伴隨必要的動作和手勢,便於孩子理解圖畫的內容。並且也可讓孩子參與活動。例如畫了一隻小花狗,可和孩子一起討論一下:小花狗是怎樣叫的?讓孩子一邊欣賞作品一邊學小狗的叫聲,他的情緒也會被這些語氣和動作所感染,從而增加欣賞的興趣。
讓孩子練練書法
父母箴言
孩子學習書法,對陶冶孩子性情、磨煉孩子意誌、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培養孩子一絲不苟的學習精神很有好處;通過眼、手、腦的協調培合,可以達到開發智力、提高孩子綜合素質的目的。
書法是漢字書寫的藝術,漢字所承載的文化是書法藝術的內核和靈魂。孩子在學習書法過程中書法中自然可以學到文字、文學、曆史等各種知識,通過所書寫的文辭,又可以受到民族精神、傳統美德的潛移默化的熏陶。
書法中充滿了各種各樣極其豐富的:各種形象的美、各種風格的美,以及人們從世間萬物中提煉出來的美的法則等等。書法的美是輻射性的,它的觸角伸向建築、音樂、舞蹈、繪畫等各種藝術門類,孩子在學習書法的時候,欣賞美、理解美、創造美的能力很自然地得到訓練和提高。
書法藝術中充滿了哲理。運筆的輕、重、快、慢、提、按、;線條的粗、細、曲、直、方、圓、長、短;結構上的險絕與平正,疏朗與茂密,大與小,墨色上的深、淺、幹、濕、等等,充滿了對立的矛盾,同時又充滿了和諧統一。孩子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思維方式無形中也得到了訓練。
書法的主要工具——毛筆對人精神的要求比較嚴格——必須認真細心,對人神經的訓練比較細膩。孩子學習書法的時候,手部肌肉、大腦神經都會得到有益的訓練。這本身也是對智力的開發。
1.激發孩子的興趣
書法教育同其他藝術教育一樣,就是培養發展孩子的審美能力。孩子年齡比較小,對事物的理解能力比較差,書法與其他藝術類相比顯得有些單調,所以孩子在寫書法的時候往往會沒有耐心,容易疲勞,產生厭煩的心理。這時候,可以用孩子喜愛的書法作品激發他的興趣,如優秀字帖,通過欣賞,誘導孩子臨摹和創作,讓孩子享受漂亮的字給人帶來的快樂,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