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輯 活用文言素材寫作篇2?(1 / 3)

第五輯 活用文言素材寫作篇2

二、活用精品文言文素材

15《論語》十則 (節選)

【文言素材】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名師釋讀】

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後經常溫習,不也很愉快的嗎?有誌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開心的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孔子說:“複習學過的知識,可從中獲得新的知識。憑借這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孔子說:“隻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困惑而無所得,隻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讓學業陷入困境。” 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一個人可以做我的老師,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如果看到他們缺點,就要反省並改正自己與他們一樣的不足之處。”

【活學活用一點通】

見電子稿

【滿分範文】

十六歲的天空12-6

吃透論語12-7

16《魚我所欲也》(節選)

【文言素材】12-11

【名師釋讀】

【活學活用一點通】

【滿分範文】

聆聽水的聲音12-12

假如讓我選擇12-13

17《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文言素材】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名師釋讀】

舜從普通的農事勞動中被挖掘,傅說從一個築牆工作中被提拔,膠鬲從販賣魚鹽的工作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裏釋放後被舉用為相,孫叔敖從海邊被舉用進了朝廷,百裏奚從市場上買回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將要降大責任在這些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因饑餓而憔悴,使他因貧苦而行事錯亂,不如意,由此來使他的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應付一些事情的才能。

一個人會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內心困苦,思緒堵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內心的一切想法表現到臉色上,流露到言語中,然後才能為人們所了解。一個國家也是如此,如果朝內沒有堅持法度的世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朝外如果沒有敵對國家和外患,便易於走向衰亡。這足以表明,憂患(能夠激發人勤奮的潛質)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活學活用一點通】

剪切稿

【滿分範文】

讓憂患意識永駐心中12-20

寫給昨天的“我”的一封信12-18

18《鄒忌諷齊王納諫》(節選)

【文言素材】12-28

【滿分範文】

反省,點一瓣心香12-30

信他,抑或信己12-31

19《出師表》諸葛亮

【文言素材】12-34

我本來是一介平民,在南陽親自種田,隻求能在亂世中暫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諸侯麵前有什麼名氣。先帝不因我身世卑微、見識短淺,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廬裏來訪問我,向我征詢對當今天下大事的意見,我因此十分感激,於是答應先帝願為他奔走效勞。後來遇到失敗,我在戰敗的時候接到委任,在危難的時候奉命出使東吳,從那時到現在已經二十一年了。

【滿分範文】

永恒的樂園12-36

風流人物12-37

20《桃花源記》(節選)

【文言素材】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名師釋讀】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以打魚為生的人。(有一天)他順著溪流劃船,忘記走了多遠。忽然看見前麵有一片桃花林,長達幾百步。(桃花林)中間沒有其它樹,花草鮮豔美麗,落花繁亂交雜。漁民對此感到非常驚訝。又繼續往前走,想走完這片桃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