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管教”,指的是你對孩子所做的、影響著他們成長為什麼樣的人的一切。然而,你如何才能使孩子成長為你所期望的樣子呢?為了長成你所期望的樣子,你的孩子又需要從你那兒得到什麼呢?不論你對孩子有什麼樣的最終目標,這些目標的實現都應該紮根於幫助你的孩子培養起能夠持續他一生的內在自我控製力。你需要這樣一種指導體係,它能夠讓孩子在4歲的時候就約束自己,從而使他到40歲時仍然保持良好的品行,你還應該將這樣的指導體係融入到孩子的全部個性當中,使它成為孩子個性的一部分。假如孩子的一生都被錄製在了一盤錄像帶上,而且你可以往前“快進”數十年,你希望在帶子上看到的那個成年人具有怎樣的品行呢?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人後具有:
·敏感
·信心及堅實的自尊
·做出正確選擇的智慧
·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
·對權威的尊重
·解決問題的技能
·幽默感
·不懈地追求目標的能力
·誠實、正直
·健康的性意識
·責任感
·求知欲
一旦你明確了自己的目標,你就能夠著手去規劃如何實現這些目標。請你記住,你的孩子並非像一張白紙那樣,可以讓你在上麵寫上自己的種種願望。孩子的性格靠的是你和其他關鍵人物的引導,而不是塑造,你必須對孩子本人的個性加以考慮。由於孩子們和父母親有著不同的氣質和個性,而且每個家庭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父母對孩子的引導方式也就因人而異。盡管如此,不論父母和孩子有著什麼樣的性格,所有的養育方式都建立在一些最基本的思想之上。下麵的十個基本原則有助於你著手考慮在自己的家庭裏如何實施對孩子的養育,在本書的後續章節中,我們將逐個地對這些基本原則展開討論。
1.盡早建立親子間的密切關係
養育的基礎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健康的關係。要想知道如何養育自己的孩子,你必須首先了解孩子。對孩子的了解深深地印刻在父母的心中,你可以稱之為“直覺”,但是“直覺”這個用詞讓人感到多少有點神秘,會令父母們迷惑不解(父母們可能會想:“我如何才能相信自己的直覺?我甚至連自己有沒有直覺都不知道!”)。而“密切關係”這個詞就比較容易理解。我們把高度接觸的養育方式稱為依附性養育,通過這種養育方式,你可以建立起並且不斷地加強你和孩子之間的密切關係,為養育孩子奠定基礎。與孩子關係密切的父母會對自己的孩子有深入的了解,因而他們能夠知道對孩子作出什麼樣的期望是合適的,並且會明白如何讓孩子知道他們的期望。另一方麵,與父母關係密切的孩子知道父母期望他們有什麼樣的品行,並且為了讓父母高興,他們會盡力按父母所期望的去做。這樣的父母與孩子在一起共同形成了對他們來說行之有效的養育方式。在第二章中,我們將為你描繪如何與你的嬰幼兒建立密切關係的途徑,以便讓你能夠讀懂子女的行為從而作出適當的回應,並且使你和孩子都能發揮出內心最美好的品格。在本書的其餘部分,我們幫助你保持與孩子之間的密切關係,如果你在為人父母之初和子女的關係不夠穩固,我們將幫助你重新建立起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
與子女關係不密切的父母由於不太了解孩子心裏在想什麼,會對自己的養育技巧缺乏信心,因此他們會為了弄明白孩子的行為而四處向專家求教。他們嚐試著一個又一個的方法,盲目地尋找著各種問題的解決辦法,其實這些問題完全是可以事先預防的。如果你和你的孩子之間發生了養育問題,並且你感到你們之間有距離的話,那麼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可能需要加以改善。想改善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永遠都不會為時太晚。當然,越早與孩子建立密切的關係,你對他的管教就越容易進行。建立起與孩子的密切關係並且保持這種密切關係,這是養育子女的基礎,也是依附性養育方式的核心內容。
2.了解你的孩子
“了解你的孩子”,這幾個字是對孩子的養育中最有用的詞語。你應該了解你的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需求與能力,你的養育技巧必須隨著孩子年齡的長大而改變,因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會有不同的需求。一個2歲的孩子發脾氣時父母需要做出的反應與一個4歲的孩子發脾氣時父母所要做出的反應是截然不同的。在後麵的章節中,我們將指出怎樣的行為是正常的,怎樣的行為是不正常的,以及父母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應該怎麼去做。
了解適齡行為 父母與孩子之間許多衝突的發生都是因為父母期待孩子像大人那樣去思考和行動。為了辨別什麼才是真正的不良行為,你必須在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階段都了解哪些行為對當時這個階段來說是正常的。我們發現養育自己的第八個孩子比養育第一個孩子容易得多,主要是因為我們已經掌握了養育孩子的關鍵,我們知道子女什麼樣的行為需要給予指導、需要我們耐心和幽默地對待,什麼樣的行為需要我們毫不含糊地加以糾正。我們會容忍孩子的那些與年齡和成長階段相應的行為(比如,大多數2歲大的孩子都無法在餐館中安靜地坐定一兩分鍾),但是我們會糾正孩子的無禮行為以及可能給孩子或他人造成危險的行為(比如,我們會說:“你不可以爬到桌子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