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學步期孩子的行為
在學步期孩子的養育過程中,你首先應該做的是要密切關注孩子的感情需求,並且要對他的成長發育水平有充分的了解。一旦你了解了學步期孩子會做出怎樣的行為以及他們做出這些行為的原因,你就能夠很容易地做到寬容那些你無須去加以糾正的行為,對那些必須禁止的行為也容易進行糾正。
當你的寶寶開始學走路的時候,他就正式進入了學步階段。作為孩子的養育者,你的角色從隻是簡單地照料、養育孩子擴展到了要為學走路的孩子提供一個探索和學習的安全環境。一般來說,你對初學走路的孩子的行為不能有過高的期望,必須實事求是:學步期的孩子衝動、堅決。這些品質是他們所必需的,能讓他們不斷地學習,讓他們在生活中遭受了小挫折之後能夠很快地恢複過來,而且,初學走路的孩子開始認為自己是獨立於媽媽的自主個體,這既讓人感到興奮,又著實讓人擔憂:學步期的孩子已經準備好擺脫嬰兒期的諸多限製,但還不具備可以脫離保護的能力。
對於一個受到依附性養育的孩子來說,在出生後的第一年中所學到的東西能夠幫助他克服學步期的矛盾心理。由於他習慣於自己總是對的這種感覺,因此他往往不太會進入讓自己感到錯了的境地。由於他在對自己和照料人的信任中進入學步階段,因而他的所作所為和他的行為方式中就存在著一種平衡。他的行為都有一個明確的目的,使得他相當有魅力,能吸引人的注目。依附性養育的母親像讀一本書那樣閱讀自己的孩子,推測下一頁將發生些什麼。她將學會采用有針對性的方法來引導處於學步期的寶寶的行為。
西爾斯經典鏈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你1歲大的寶寶搖搖晃晃地向電燈的電線走去。你不要馬上趕過去一把將他抱開,這麼做會引起他的反感,讓他大發脾氣。你首先應該叫他的名字,或者你知道你說一句什麼可以讓他在行走過程中停頓足夠長的時間,以吸引他的注意力,然後,應該迅速地把他的注意力轉移到另一個安全的東西上去。舉例來說,在勞琳小的時候,每當她快要開始淘氣的關頭,我們就會趕緊向她叫道:“勞琳!”聽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會讓她感到意外,使她暫時忘記了原先的目標。她會回答道:“哎?”然後我們就趕緊轉移她的興趣。到了現在,這個辦法還時常能對勞琳起作用。
給寶寶的行為提供重新引導 寶寶的頭腦裏充滿著數以百計的詞語聯想。在馬修的成長日記中,我們記錄了這麼一個聯想模式,當我們對16個月大的馬修說“走吧”的時候,他就會拿起包寶寶用的三角吊帶跑到門口去。在對他的養育中,我們就利用了這個聯想能力來分散他的注意力:當我們看到馬修快要開始大大地淘氣一番的時候,我們就會對他說“走吧”。這個提示信號誘導他的思維和肢體改變了方向。我們把許多這樣的提示詞語(比如“皮球”、“貓咪”、“走吧”等等)記錄下來,做成了一個表格,把它們作為對馬修的“重新引導”。當然,光這麼說還不行,你還必須繼續做下去,帶他出去走一走,或者去玩一會兒皮球,或者去找貓咪;如果隻說不做,你的孩子就會變得不信任你,你也就失去了一個有用的管教手段。14~18個月大的小孩子需要大人花費許多精力來滿足他的要求。到了18個月之後,你可以開始對他說“現在不行,以後再說吧”,或者諸如此類的話。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重新引導到另一件事情上。
我們的勞琳是個性情倔強的孩子,她在17個月大的時候總是固執地要到隔壁房間去找她的媽媽,而媽媽正在醞釀寫作。當我伸出胳膊把她擋住的時候,她會生氣地把我的胳膊推到一邊去,並且對我大發脾氣。我向她傳遞了她必須與我待在一起的信息,但是我決定要通過遊戲來做到這一點。我不再去強行阻止她,而是在我用胳膊擋住她的時候讓她玩我的胳膊,玩著玩著,我們兩個很快就轉而玩起了猜拳遊戲;在這之後,當她用小手把我的胳膊推開時,我就會拉著她的小手,教她輕輕地摸我的胡須,她會因此而大笑起來。用不了多久,勞琳就忘記了原先那個要到隔壁房間裏去的強烈念頭,覺得和爸爸在一起玩也很開心。轉移勞琳的注意力需要花費時間,還要花費額外的精力,但是這麼做使我們倆都避免了心力交瘁的折磨。我真正地使我們父女之間的關係加強了,避免了父女之間出現不愉快的肢體衝突。孩子越固執,父母就越需要在引導孩子培養良好品行方麵付出創造性的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