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2)(2 / 3)

3歲的孩子具備了聽從大人指導的智力,並且能夠在頭腦中保存起對熟悉的地方的記憶。他們能夠想起來家裏的東西放在了哪裏,並且開始意識到每個玩具都有各自的擺放位置。在孩子懂得了這些之後,應該不失時機地對他進行讚揚,以充分利用他在智力上的這種成熟。不要對孩子說“把這本書放到書架上去”,可以換成這麼一種說法:“請把書放到它該放的地方去。”

孩子開始社會生活在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任務是學習各種社會技能,學會與別人一起玩耍,學會對別人的需要和情感產生敏感。作為孩子的管教者,你的任務是為孩子社會技能的成熟提供條件,具體來說,這項任務包括為孩子挑選合適的玩伴、調解孩子們的爭吵,如果有必要的話,還包括為孩子選擇托兒所和幼兒園。孩子們開始不再把你作為主要的玩伴,也不再獨自玩耍,而是開始去找別的孩子來作為玩伴,這既有好的一麵,也有不好的一麵。好的一麵是你的孩子在與別的孩子的交往中學會了讓自己成長起來的各種技能。不好的一麵是他可能學會了你不希望他學到的那些行為。這就是為什麼作為2歲和3歲孩子的管教者,你的主要任務是為孩子的社會生活建立結構,使之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開始講究禮貌 2歲和3歲大的孩子已經能夠學習禮節了。你要清楚地知道這一點,這有助於你了解這個階段的孩子在智力上和情感上能多大程度地遵循各種社會禮儀。隻有以走進別人的內心世界、理解和體諒別人的觀點為基礎,孩子們才能真正地懂得不自私、有禮貌。在5歲之前,孩子們不會突然地一下子就懂得這一點。而且5歲以下的孩子思考的往往是特定的事情,還不具備普遍性的思維。你可以教孩子在奶奶給他一塊餅幹時對奶奶說“謝謝”。但他很可能隻有在奶奶給他餅幹時不需要你的提醒就對奶奶說“謝謝”,而在你給了他餅幹時他根本不會向你道謝。到了差不多5歲時,孩子才會發展起將“謝謝你”普遍化的能力,他會發現無論在什麼時候別人給了他什麼東西,“謝謝你”都是一個十分恰當的回應。盡管如此,在孩子成長著的頭腦中確立起講禮貌的習慣還是很有益處的,即使孩子講禮貌主要是為了得到父母的讚揚並且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講禮貌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存儲在了孩子的頭腦中,那麼各種禮節的含義就能夠相當容易地在孩子頭腦中占有一席之地。

孩子們是通過你對待他們的有禮貌的態度來學習講禮貌的。在2歲半時,勞琳已經學會了如果她在提出要求時加上一個“請”字,那麼“請”字會給她帶來非常親切的、並且常常是積極的回應。2歲大的孩子很快就能認識到社交中的魅力會為他們帶來更有價值的生活。你應該要求孩子對大人和其他孩子講禮貌,並且要為他做出講禮貌的榜樣,但是在你的頭腦中應該始終記住:2歲大的孩子與別人合作的能力是相當有限的。

“我自己來做這件事。”確實,隻要有個朋友稍加幫助,你的孩子就能夠自己去完成一件事情。在2~3歲之間,這種獨立性會完全地展現出來,這種表現是正常的,你應該充分利用這個大好時機去培養、促進孩子的責任感和自立意識。如果時間允許你等待,你就應該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去自己穿上鞋子。這樣,當你的時間很緊張時,你就可以毫無愧疚、實事求是地對孩子說:“這次你可不能自己做,媽媽要趕時間。”

瑪莎講過這麼一件事:“在勞琳2歲大的時候,一次她看見她4歲大的哥哥不要大人的照料就自己跳下了汽車,於是她認為一旦她鬆掉了綁在身上的安全帶,也可以不要我的幫助就自己下車。她已經打算要改變我們的習慣做法,但沒有注意到我已經防範在先了。當我伸手去抱她的時候,她用力地掙紮著,不讓我把她抱下車,嘴裏還在大叫著‘不,我要自己下車。’我直覺地知道她並不是在故意地違抗我。那是她第一次要‘自己來做這件事’。如果這次我也像往常那樣要把她抱出汽車的話,起碼要花上平時三倍的時間。於是我克製住了自己,調動起了自己的耐心和幽默感,把這件事看成是她驗證自己能耐的機會。一個還在學走路的孩子又一次教會了我要慢慢來、要去享受生活的樂趣。”

對孩子的養育變得容易起來

和3歲的孩子在一起生活是比較容易的。3歲大的孩子已經有了讓雙向交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交談的語言技能。他變得更為成熟、鎮定,已經用了一整年的時間來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你可以帶著3歲大的孩子一起去購物,同時還能真正地體會到購物的樂趣。